新华社长春10月6日电(记者徐子恒)金秋十月,驱车行驶在乡间小路,远处一座山头耸立,树林上空传来啾啾鸟鸣,牛的哞哞声由远及近。
顺着牛叫声,车停在一处肉牛繁育养殖基地。这里没有市区的喧嚣,空气清新怡人,金牛牧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玉祥像往常一样,在养殖场忙活着,为牛准备草料。
桦甸市二道甸子镇一座山中的肉牛养殖场(2021年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子恒 摄
眼前的这一幕,发生在吉林省桦甸市。作为吉林省重要的肉牛养殖基地,桦甸市肉牛产业红火,肉牛标准化养殖繁育、屠宰加工、全程冷链配送、品牌化产品销售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在一个圈舍,一群小黑牛正趴着睡觉。这些黑牛由安格斯牛与当地黄牛杂交而来,没有犄角,头小额宽,背线平直,全身肌肉丰满,整体黝黑圆润。“它们是新培育的品种,相比传统品种,产肉性能更高,利润能提高20%左右。”陈玉祥说。
由安格斯牛与当地黄牛杂交得来的小黑牛正在休息(2021年8月25日摄)。受访者供图
远离村屯,山区形成天然屏障,牛病害率大大降低。2010年,桦甸市二道甸子镇在山里建立这处繁育基地,陈玉祥把肉牛转至山中,依托优质的空气、水等自然资源,肉牛的品质不断提高,销量大增,众多农户纷纷前来,都想跟着养牛致富。
二道甸子镇新风村村民张金库前年开始养牛,得益于当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这几年他的牛从27头增加至60头,牛舍也从100平方米增加到500平方米。
“养牛第一年就挣了20多万,今年行情好,预计能赚40多万元。”张金库说,以前光靠种地一年仅能赚2万元,如今养牛让他致富奔小康。
在当地,像张金库这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在企业的订单式带动下,桦甸市养牛户达到5800多户,360多人通过养牛实现脱贫致富。
吉林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每年产生约4000万吨玉米秸秆。近年来,“秸秆还田”“秸秆变肉”等举措相继实施,让秸秆变废为宝,眼下成为养殖户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
“以前没人要的秸秆成了宝贝。”新风村村民张波说,秸秆成了喂牛必备原料,现在光靠自家田地秸秆远远不够,全镇的牛越来越多,自己经常要额外花钱购买。
“上个月刚买了7吨,平均每吨需要900元左右。”张波说,光靠销售秸秆,每户种植户一年就能多收入5000多元。
二道甸子镇每年玉米秸秆产量约12.6万吨,按照每头牛每年秸秆用量4000公斤测算,全年需要近14万吨玉米秸秆,全镇的秸秆不仅全部“变肉”,许多养牛大户还需要到周边乡镇购买秸秆。
阳光下,小黑牛悠闲地吃着秸秆饲料。它们身旁,一栋研发楼正在建设中,建好后4个实验室将投入使用,吸引更多培育专家前来。
“新品种想扩大推广,科技服务就得跟得上,今后专家可随时进山研究品种改良,小黑牛将发挥更多效益。”陈玉祥说。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