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能名留青史,至今依旧被我们记得,这类人物数量很少,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在古代都是大人物,定然有些丰功伟绩,让后人敬仰不已,却又难以做到,因此被历史记载,被民间传扬,慢慢发展成一些不知真假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今天小编要讲的,也是个小故事,但历史上确有其事。话说朱元璋,这人虽有肚量,但也自私,很多时候都是以自己利益为重,为了大明江山千秋万代,也为了自己喜欢的子嗣,能够顺利登基,成为自己的接班人,可是做出许让朝堂震动,百官失色,且血淋淋的事情。

因此朱元璋在历史上,给人的印象都是冷血残暴,然而事实上,如果不去犯他的忌讳,不触碰他的底线,朱元璋还是很感恩的人。就算洪武四大案,牵连很多大臣,也砍了不少功勋爵爷,但这位开国侯爷,义惠候一点事都没有。

那么为何这位开国侯爵,在历史上默默无闻,为什么不受牵连呢?

这要从朱元璋十七那年说起。这年元朝已经镇压不住叛乱,许多地区官员已经无心管理,对百姓的死活并不在意,可以说天灾人祸都有,在黄河决提瘟疫泛滥的情况下,许多贫民家庭,无法维持生计,朱元璋许多亲人被饿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家十几口人,就剩下朱元璋和几位兄弟,虽然很伤心,但人要活在当下,又振作起来,几个兄弟为了安葬父母,厚着脸皮去找曾经的雇主刘德。这位刘德是个地主,朱元璋曾为其放牛十多年,也算有些苦劳,本想着会愿意,给他们一块地安葬父母,但出乎预料的是,刘德只说了一句:汝安葬父母与我何干!

朱元璋至此感受到了,真正的世态炎凉,没办法之下兄弟几人,给父母的遗体铺上草席,又拆了门板当台板,就这样兄弟几人,抬上父母遗体,一家一户的找好心人。

但在这个乱世,有能力又心善的人确实少,从村头到村尾,每到一户人家,朱元璋便跪下恳求,希望能给他一块地,但村里头的有钱地主,没有一个愿意帮他,在朱元璋心灰意冷之时,有位善人刘继祖,看不下去愿意给他一块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年头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但一块地算不上伤筋动骨,不给也是本分,却没人愿意帮忙,仅刘继祖愿意割舍,划了一块地给朱元璋安葬父母,还帮他安排后事。

就此刘继祖和朱元璋,结下一段善缘,朱元璋对其很感恩,心心念念想着,如果出人头地,一定回来报答。而当时的刘继祖,并没有把这事放心上,只是出于本心,对这事情看不过眼,就想帮一帮,也会想过以后会如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几年过去,突然有一天,刘继祖收到圣旨,当时非常惊讶,万万想不到当年的穷小子,竟然成了皇帝。洪武十一年,刘继祖进京受封侯爵,封号义惠,这样也算是开国功臣了,没有他也许就没有朱元璋今天。

而义惠候虽享尽荣华富贵,但他没其他本事,在朝中也无甚官职,因此在洪武年间没受到牵连。值得一提的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帮自然得帮一帮,不一定需要别人报答什么,最起码能熏陶一下情操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