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珠海,孵化着新兴的艺术思想空间,或在青砖绿瓦间、或在玻璃幕墙里,复古美学和新潮时尚在这里得到惊人的融合,开启了一场场古今绚烂的对话,呈现着文化本身的奥妙之处,绵延不绝,这是艺术的力量,把一些看似毫无关系的人与物牢牢地粘合在一起,不知不觉间,开出了美妙的艺术之花,持续回响。

珠海大道以南,200多年历史的北山。

这座被誉为南中国最美的历史文化名村北山,拥有200多年历史。北山文化散落在各个角落,等待人们的发现。它与繁华商业隔路相望,诠释着历史与当代的交织,上演着新旧文化的碰撞。

民国时期,北山戏院粉墨登场,如今焕新旧物仓。

设计者围绕「表演」这一特殊的建筑性质,用老式七八十年代的旧家具和建材将剧院的前世和今生巧妙的串联了起来。无论是整体的结构还是细节的材料,质感,都无时无刻体现着复古美学的审美。

旧物仓外观以深褐色为主,门口的木质设计和周边的青砖相得益彰,屋顶几支翠藤若有若无的蔓延过来,好似游客般不经意的探访。走到门口的一块小黑板写着仓内的主要组成部分,有人气爆棚的花砖商店、也有咖啡厅、西餐厅,竟然还有理发店。

门厅的一段话引人注目——「你去你的未来,我回我的过往」,不懂我的不必停留,我选择的是纵使孤身也定要前往的倔强,完美契合着北山空间对复古美学的坚持。

进入旧物仓,意外的发现戏院的老戏台被保留了下来,枣红色的丝绒幕布长长垂下,原木色的木板在灯光的照应下反射出柔光,仿佛看到旧时的一位青衣女子站在台上用粤戏的腔调唱着一首首柔声的小曲儿。

当一个内容与空间的介质发生关联的时候,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旧物仓像是一间来自过去的艺术盒子,在繁华的都市寻一处寄托,旧物仓保留了原始的原木房屋结构以及传统的戏台,里面还有各式各样的怀旧小玩意儿,仿佛是穿越时间的百宝屋,总能勾起你的各种奇思妙想。

这些原本被主流抛离的旧物,在人们精心选择的空间里重生,成为了复古生活美学回归的核心。

走出旧物仓,纵观整个北山村,古老的洁净复古空间告诉我们,一砖一瓦间曾发生过许多故事。旧村民熙熙攘攘,有条不紊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前卫的小店,穿插在古老的小村里,别具一格,充满想象。

历史赋予了艺术空间更厚重的表达,我们除了看它向人们展示了什么,更会思考它带给了人们什么。时代变迁,品味多元,今天的珠海容纳了世界,艺术空间也赋予了更现代与新潮的表达。

珠海大道以北,2019年打造的复地星愉湾。

这座复地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的首个文化蜂巢,运用岭南文化,让设计从城市、人文角度出发,将岭南地区的地域风俗、气候状态和景观文化融合在一起。将传统中国的哲学观和宇宙观融入现代室内空间,并提炼岭南建筑独特的文化符号化作设计元素,为艺术空间注入了珠海这座年轻城市文化的基因。

于是,就有了「光之境」艺术中心。

在这个全玻璃幕墙雕琢的神秘盒子里,蕴藏着岭南文化多元性的世俗表达,提取岭南文化中开放、复兴的精髓,凸显艺术与人情味共存的艺术生活氛围。

走进「光之境」,以圆、圈构成的藻井,似穹顶,层层递进,极具建筑雕塑感的造型,又与无形中烘托出一种现代与圣洁,为链接未来生活铺设伏笔。对于当下的我,沐浴着顶部通入的自然光,像极了内心宇宙的绽放,大我与小我自此合为一体。

在二楼的洽谈区,镬耳的运用可谓巧夺天工,「光之境」从岭南建筑中提炼出镬耳造型为设计元素,结合当地的一种传统手工艺——罗行编织而演绎出的装置艺术,其独特的型态,为空间增添传统文化的形式感。每个空间,都弥散着随处可见的当代艺术氛围。

人、玻璃幕墙、空间、犹如一幅当代画,徐徐展开,娓娓道来。

纵然人文与内在的思想所产生的的力量,从来都无法被时代忽略,但光之境依然涤荡出了一种新的设计可能,通过设计去协调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对外感知自然,对内关照自我。

这也必然构成了前来鉴赏的人们,对理想居所的向往,且不分国别、历史。我们无法拒绝它,因为它像一种存在,告诉了我们是谁,告诉我们生活最美好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