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四川凉山州境内的金阳河三峡连心桥实现全桥合龙,为祖国72周年华诞献上祝福。这架拥有世界最高钢管混凝土格构空心墩的大桥将金阳河两岸“天堑变通途”,为昔日“贫困县”金阳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大凉山的高山深堑将村民与“山的那边”重重阻隔的困境正在改变。“十三五”期间,凉山州公路总里程达2.89万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公路达2717公里,全州在建和建成高速公路里程突破953公里;提前实现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所有乡镇和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目标。

“路修通了,有车、有人进来,村里有人出去,有交流,落后的思想才能慢慢有所改变。”在四川凉山州美姑县瓦洛千哈村驻村扶贫的周庆洪看来,联通山区内外的高速公路就是“最大的扶贫工程”。

提起交通对家乡产生的巨大变化,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古庙村村民杨永林也发出类似的感慨。“以前靠的是肩扛牛拉马驮,农副产品也卖不出去。现在公路通到田间地头,不仅大米卖上了好价钱,鸭和蟹也不愁卖了。

一条条道路通向嘎查村,一袋袋大米运出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兴安盟,近年来凭借“兴安盟大米”这一品牌打响了名号。通过推进贫困地区对外运输通道建设,让兴安盟的特色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充实了当地村民的“钱袋子”。

2020年年底,内蒙古已实现所有贫困旗县通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全面建成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牧区交通运输网络。目前,内蒙古贫困地区乡镇均已通水泥路,实现了由“勒勒车,慢悠悠,三天三夜到包头”向日行万里、朝发夕至的历史跨越。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国务院新闻办2020年12月印发的《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将交通扶贫作为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支撑,全力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实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35.7万公里。截至2020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38万公里,占全国公路总里程的84.3%。

“十三五”时期,我国大幅提高了贫困地区车购税补助标准,累计对贫困地区投入车购税资金超9500亿元,占全部车购税的68%,其中超过2700亿元车购税资金用于支持“三区三州”等特殊困难地区交通项目建设。

2020年,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的“两通”目标基本完成。2016年至2020年,国家支持贫困地区改造建设了国家高速公路1.7万公里、普通国道5.3万公里,贫困地区县城基本实现了二级及以上公路覆盖。

【记者】泠汐 周倩欣

【作者】 泠汐;周倩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