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10月10日重磅资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磅:东南亚线上购物人数增加了7000万,平均支出381美元

重磅:东南亚线上购物人数增加了7000万,平均支出381美元

Facebook和贝恩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自疫情爆发以来,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在内的六个东南亚国家,选择线上购物的人数增加了7000万。

该报告还预测,至2021年年底,东南亚线上购物群体比例将由33%上升至45%;平均支出从每人238美元增长至381美元;线上购物份额占零售业总份额由5%飙升至9%。

随着东南亚各国陆续颁布“居家令”,线上购物、线上支付的消费方式在这些国家由备选一跃成为主流。

2021年进入夏季开始,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新一轮传播,各国再次加大防疫力度,但大部分东南亚国家的疫苗接种率并不高,截止2021年6月,接种率最高的是新加坡,共接种530万剂疫苗,接种率56%;接种率最低的是越南,共接种359万剂,接种率约为3.5%。

低疫苗接种率和间歇性的社区封锁意味着实体经济的复苏遥遥无期,因此,线上购物成为了东南亚地区人们的主要消费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东南亚市场新增大量潜在受众对中国卖家无疑是利好消息,那卖家应该如何把握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呢?

也许从物流、市场需求和社交营销三个角度切入是不错的选择。

具体而言,第一,完善物流配送服务,提升买家服务体验。配送接受阶段是线上购物的终端,决定着消费者最终能否得到全程的良好服务体验。因此,卖家应选择最适合品牌和商品的物流供应商进行合作。

IPC 2019跨境电子商务购物者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物流时间普遍超出其预期,正常来说,跨境购物的物流时间需要15-29天,而有11%的受访者等待时长超过30天。这表明,物流供应商在提升物流时效和完善配送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对卖家而言,就是要根据订单的包裹重量、配送目的地和客户备注的特别注意事项做好物流规划,有必要时须更换物流方式。

第二,选品要根据市场趋势,牢牢把握客户需求。在疫情爆发之初,最抢手同时也是最紧缺的商品非防疫用品莫属,口罩、消毒液等平常销量不高的产品,价格一夜之间暴涨数十倍甚至百倍,即使是主营医疗用品出口的卖家也难以应付这供给远远跟不上需求涨幅的局面;紧接着就是“居家令”催生的“宅经济”,居家办公用品和生活用品成了卖家这一时期的香饽饽;进入2021年,全球经济逐渐复苏,防疫用品和居家用品的需求有所下降,消费者需求开始往非生活必需品,如家电、服饰等方向迁移。

选品的重要性对每一个卖家来说都不言而喻,因此在确定产品之前必须多研究数据、多比较同类商品,以找到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第三,开始发展社交营销,利用好社交平台的传播效应。Hootsuite发表的调研数据表明,仅在越南一个国家,Facebook用户就达到6100万人,Instagram也拥有540万用户。如此庞大的用户数量为营销活动的效果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证。

据Shopee后台数据显示,疫情期间马来西亚市场直播场次同比涨幅达70倍,菲律宾、新加坡市场亦大涨40倍,直播场次的暴增实际上意味着消费者需求的急剧上升,也意味着中小卖家有必要主动拥抱社交营销,而不是固步自封了。

东南亚市场对中国卖家来说并不陌生,而其在疫情期间的表现证明了自身的巨大潜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垂直行业和产品的出现,东南亚市场对中国卖家的重要性将愈发显著。

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超多福利!亚马逊运营干货资料免费给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讯:

简讯:

1、10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举行视频通话。双方进行了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和世界都非常重要,应该加强双边经贸往来与合作。二是双方就中美经贸协议的实施情况交换了意见。三是双方表达了各自的核心关切,同意通过协商解决彼此合理关切。似乎美国终于认清形势了,在极端措施加高关税之后,国内出口受阻,美国消费者仍要为高价买单,因此美国系列措施后的会谈显得有些别扭,但中美贸易稳定将是最好的结果。当前美国国内线下货源紧缺,物价飞涨,线上却低价抛售,一方面表明线下依然是美国主流,未来线上有更大成长空间;另一方面线上的商家竞争压力会因为关税问题解决而降低。

2、中国在线支付清算所网联和卡支付巨头中国银联报告称,在周四结束的为期一周的国庆假期期间,在线支付总额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打破了去年平均每日交易额和交易次数。

3、Facebook和贝恩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自疫情爆发以来,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在内的六个东南亚国家,选择线上购物的人数增加了7000万。该报告还预测,至2021年年底,东南亚线上购物群体比例将由33%上升至45%;平均支出从每人238美元增长至381美元;线上购物份额占零售业总份额由5%飙升至9%。

4、亚马逊美国站公布的最晚入库时间,黑五网一为2021年11月15日,圣诞节由2021年12月11日提前至12月2日。亚马逊日本站黑五网一为2021年11月14日,圣诞节为2021年12月1日。建议卖家及时查看库容限制和建议补货数量,做好货价规划和安全库存,热销和促销产品库存可以单拎出来,协调预留采购货运周转时间,密切注意订单包裹情况,毕竟亚马逊上赶着“磨剑”,卖家也得跟着节奏。

5、TikTok一直在扩大对电商领域的投资,继与Shopify合作、在英美加拿大试点TikTok Shopping、与系列品牌合作推出全面的商务解决方案后终于计划推出跨境电商平台。据称,字节跳动正在全球招聘电商相关岗位,其描述表露将为用户提供全新的商务体验平台,有点类似速卖通,这将是字节跳动更深层次的扩张,毕竟视频直播优势在手,未尝不想分一块更大的肥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侵删)

6、Facebook一周内两次宕机,10月5号,Facebook长达6小时的宕机,数亿人无法访问Facebook、Instagram或 WhatsApp,这也突显出世界对这家巨头平台的依赖性。但10月9号又再次停电2小时,不少用户纷纷调侃“看起来 Facebook每周工作 3天。周一和周五停工?”社交媒体中断并不少见,企业卖家需要提前做好应急和备选。

7、可口可乐也因海运危机抢不到舱位,近日宣布租用3条干散货船运输超6万吨原材料。家得宝、Costco甚至与专用集装箱船签约,沃尔玛也早已租用自己的船只,以应对全球供应链中断。在COVID-19以及美中贸易争端、原材料和设备短缺、限电、劳动力成本上涨、极端天气等各种因素袭来,导致商品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美国零售商来自亚洲的传统生命线正在冻结,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被凸显。目前,超过60艘载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衣物、家具和电子产品的集装箱船被困在洛杉矶和长滩码头外,等待卸货。相关预计可能有20-25%的货物滞留在船上,不能在黑色星期五假期购物季开始前及时上架。

8、根CNBC报道,SpaceX与新老投资者达成协议,以每股560美元的价格从公司内部人士手中出售至多7.55亿美元的股票。二次出售股票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SpaceX估值超过了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最有价值的私营公司,仅次于字节跳动并超越金融科技公司 Stripe,马斯克也成功超越“姐夫”杰夫·贝索斯成为全球首富。

9、2021年,京东试图通过与沃尔玛、Shopify合作,以另一种方式出海。虽然目前其在跨境出海方面还未占据如国内一般的巨头地位,但算得上是一股强大的“搅局”之势。京东与Shopify结盟,招募中国商家去做Shopify独立站,通过补贴、优惠政策等方式带动商家积极性,为商家做建站、运营、推广等各方面的培训,同时为Shopify独立站商家提供包括跨境物流、货源供应等方面的服务。京东还在Walmart Marketplace开店(类似亚马逊的VC店,即供应商店铺),招募优质的中国出口卖家为店铺供货,由京东负责运营管理。

10、社交电商独角兽meesho融资5.7亿美元,海外S2B2C火热,meesho充分发挥了其S2B2C商业模式的功能特色,提供供应链(S端:Supplier)、物流支付等电商基础配备,帮助卖家(B端:Business)轻便地在社交平台上卖货给终端消费者(C端:Customer),成功卖货后获得分销分润,实现“在家就能轻松卖货”的美好构想。

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超多福利!亚马逊运营干货资料免费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