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美术报》第244期美术新闻

大众评论与通常所看到的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颇具学术性、学科化的文章不同。很多专家学者对大众评论持抱怨批评态度,认为其拉低了评论应有的层次,破坏了评论原本的生态秩序等。

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也是僵化的固有观念在作怪。大众评论更关照大众文化心理,更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它往往会以深入显出、简浅易懂的方式进行相关分析与阐述。这对于评论家的自身素养、业务能力等并非降低了标准,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验,即务必要打破门户之见,要摒弃知识分子骨子里的某些傲慢与偏见,要突破原有知识结构、语言系统等的局限和固化,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现实语境,深入到实际案例、实际问题中去,强化受众思维,结合所见所感,主动转换话语体系,转变评论文风,充分拉近理论评论与创作实践、生活日常等的距离,从而作出更为贴合的思考、更为准确的评判,更为平易、鲜活、生动的沟通和解读。

所以这里要明白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评论、批评到底为谁写、给谁看、对谁负责。文艺评论是要给大众看的,是要为大众服务的,它是去功利性的,具有天然的普及作用和引导义务。因此就要求评论家、批评家务必要走出书斋、走出象牙塔,走进人民大众。从这个角度讲,只要是善意的、实事求是的评论与批评,只要受大众欢迎,为他们喜闻乐见,能够抵达其内心,解答其疑惑,能够起到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引导现实创作、提高大众审美等积极作用,就是允许的。反而是一些真正低俗、恶俗的文字,以及完全放弃学术伦理、原则与底线,纯粹是打着学术的幌子,实则肆意践踏学术道德和良知的行为,才更应警惕与根除。

在笔者看来,大众评论并不存在多大问题。相反,从某种程度上讲很是欠缺,需要大力提倡、呼吁、鼓励与支持,唯有如此,评论才会更加被激活、更接地气,其生产和接受对象才会进一步扩展到大众层面,贴近大众生活、适应大众口味,使得评论更具亲和力、吸引力,更能引发大家观点与情感的共鸣。也只有这样,评论才会更加被大众所普遍关注和认可,评论与批评本身的价值、意义和影响才会更加凸显。不仅如此,还对于激发大众参与热情,重新定位评论在理论、创作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有力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评论事业的繁荣发展等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期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特别指出要健全文艺评论标准,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推动专业评论和大众评论有效互动。希望每位文艺评论工作者都能够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真正创作出时代需要、人民满意的优秀评论作品。■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评论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