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正当无数人在追求自由与个性,对于婚姻大事无所顾忌的时候,农村的现状缺令人揪心,男女比例的失调大家都有目共睹,社会的确在进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与社会的进步呈现出一致性的脚步。
与日俱减的结婚率与与日俱增的离婚率让无数人在反思婚姻带给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然而无法更改的男女比例却让部分农村地区的男性陷入了“窘境”。
截止2020年,中国总人口数量已超过14亿,男女比例为105:100,表面上看男女比例相差无几,但是具体到拥有庞大人口数量的中国,这多出来的5%,换算下来,就是3400万男性,意味着3400万男性将无缘婚姻,一辈子打光棍,“妻荒”一词也在这种现状下孕育而生。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国家出台了无数的政策,还是架不住疯涨的物价与房价,苦不堪言的年轻人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也失去了对于爱情与婚姻的向往。
为什么会出现妻荒现象?
客观原因:“妻荒”现状是大环境变迁的必然产物
对于大部分农村男性来说,妻荒的背后是无数农村男性的悲哀。他们的窘迫多过了城镇男性,处于劣势的农村男性面临着一妻难求的窘境,他们没有更多的社会资源,自然失去了大部分竞争力。
这种略微尴尬的现状与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极大的关系,经济的发展带来更精神文明的开化,多元文化的冲击也在不停地向传统主流价值取向进行“攻击”。
不同于老一辈人安稳度日,讲究和气与忍让的价值观,生长在太平盛世的年轻人,有着更多的需求,这种需求更倾向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更为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精神需求的追逐与物质环境的落后,让越来越多的人变得谨慎,变得“自我”,不再轻易的开始一段感情,也很难像老一辈人那样对婚姻与爱情抱有极度的忠诚与担当。
外来文化不仅带来新思潮,同时也带来了无数关于人性的弱点,“纵享快乐,只此一生”成为无数人标榜的自由。
社会大环境的变迁让群体的意识产生了一定转变,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主观原因: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彩礼习俗的约束
任何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带来的,大部分现象的出现多为复杂因素的重叠,不过将角度进行划分后,也能进行一个简单的归因。
1.天价彩礼让农村人“一妻难求”
抛开难以避免的客观环境因素以外,主观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的行为选择,婚姻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一定是彩礼环节。
彩礼的高低出现了一个有悖常理的现象:发达地区的彩礼大多在10万以下,欠发达地区的彩礼就像无人看管的“野马”一样,一路狂飙至四五十万。
荒唐的彩礼与经济的落后关系密切,假使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贫困地区的天价彩礼则是他们唯一的大额收入来源,这是可悲的,也是无奈的。
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并不低,再加上本就收入微薄,因此在得已亦或是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彩礼的飙升也是无奈之举。
在传统文化的渲染下,彩礼从简单的形式转变为了一种大额交易,变了味道的彩礼让婚姻也充满了物质的味道,此时的彩礼不再仅仅是象征着男方对女方的真心实意,而是成为了检验婚姻是否合格,成为了表示女方父母面子的工具。
彩礼的攀比之风在农村尤为盛行,天价彩礼的出现也是自然而然。
然而对于本就在农村中生活的男性根本无力支付高昂的彩礼,于是“一妻难求”的现状得不到任何缓解,农村男性的婚姻之路变得更加坎坷。
2.妻荒现象离不开女性自我意识的提升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整个社会群体的意识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从最初的男性附属物到敢于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这就是女性自我意识提升的重要体现。
在古时候,女性的社会地位与话语权几乎是依附于所嫁男性而言,标榜“女子无才便是德与三从四德”的时代中,女性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剥削与压榨。
时至今日,依旧存在某些隐形的性别歧视,譬如职场以及某些高层管理阶层,抛开这些较为委婉的歧视来看,现代女性的地位相比于古时候的女性地位取得了质的飞跃。
义务教育的普及与法律的完善,让女性有着更多的话语权与地位,那么具体到婚姻之上,女性也有了更多的退路,不再将养儿育女看做自己一生的任务。
那么,我们再言归正传,农村女性在时代的变迁下,也有了明显的自我意识的提升,对于婚姻她们自然会追求更加优质的选择,于是农村男性的窘境再次被放大。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农村女性对于优质生活的向往也是情理之中,不过,也不比妄自菲薄,物质的女性自然会有,但是大部分女性更加看重男性的潜力。
对于“妻荒现象”也不必过度焦虑,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上进心的男性在哪里都会受到女性的喜欢,与其苛责现状的残酷,无止境的怨天尤人,不如努力提升自我,提升竞争力,为自己创设更加有利的择偶条件。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编辑 | 一粒米第壹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K. M. R. Rosenzweig. Translated by Zhang Houca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psychology.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2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