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每天在上下班高峰期挤地铁的时候,乌央乌央的,满眼都是年轻人,为什么我看不到45岁以上的人?他们都去哪里了?还有一个热议:我们公司都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我很好奇,45岁以上失去工作的人,他们都去哪里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眼里含满泪水。

前几天,我们公司招聘一名保安,实际上就是看大门的门卫,月薪不到3500元。没有几个年轻人来应聘,报名的都是45岁以上的大叔,多数都是被辞退的普通工人和普通白领,竟然还有一位是大公司里的中层管理人员。

当下的职场,很多公司开始裁员,45岁以上的普通岗位人员首当其冲。他们失去工作后,很难再找到职位相当、专业对口、薪水不降的工作。大城市里的大多数公司,员工的年轻化现象比较明显,招聘门槛普遍设置在了35岁以下。45岁以上的失业人员再就业,实在没有办法,很多都流向了偏远地区企业、城市里的低薪通用岗位、居家附近的“三性”(替代性、辅助性、临时性)岗位。

我问这位49岁的原大企业中层人员,为什么要应聘月薪这么低的保安岗位?他无奈地说:老婆身体不好,长期需要吃药,花掉了我以前的积蓄;儿子正在上高中,教育的刚性支出比较大;我虽然有技术有经验,但不敢创业,害怕失败,无法养家糊口。如果去外地打工,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就吃掉了工资一大半。干脆在家附近找一个门卫工作,方便照顾妻子,能挣多少就是多少,毕竟是现金流,我总不能坐吃山空吧。如果在CBD找工作,每天挤地铁很费劲,周围都是年轻人,我都觉得有点抬不起头了。

在同等条件下,我优先录用了这位49岁的白领大叔。他们这一代中年人非常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扛起一座山;人到中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有过不去的坎,能拉他们一把就拉一把;门卫这种低薪工作,年轻人不愿意做,反而适合中年人做,他们经受挫折后,珍惜岗位,比年轻人好用。

我遇到的这个问题,也从侧面也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北京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铁里,看不到45岁以上的人?一是,45岁以上的人,大多数升为管理人员,开车上下班;二是,他们中很多人已经自己创业或做生意,一般都不坐班,不挤地铁;三是,他们之中很多人,本来就是“候鸟型”打工族,干不动了或被辞退之后,就进行了“回流”;四是,他们失去工作之后再就业,一般优先选择居家附近的“三性岗位”,比如,保安、保洁、环卫、绿化、收银、理货、开滴滴、送外卖,等等,不愿意去挤地铁,也挤不动地铁了。

当下,社会正在转型发展,对中年人相对来说,不够友好。城市拥挤的轨道交通,也影响了中年人的就业。我自己试想了一下,当我45岁以上的时候,每天要去挤早班地铁,我的头都大了,双腿止不住地颤抖,估计我是挤三次都挤不上车的。我找工作的时候,肯定会考虑轨道交通对职业选择的影响。那么,45岁以上的中年人失去工作之后,应该怎么办呢?主要有四条路可走:

第一,要接受现实,降低预期。在新兴行业崛起的时代,人到中年,经验过时,技能落后,很难再找到匹配的职业,如果坚持“高不成低不就”,一般是找不到工作的。

第二,要找准定位,转型发展。人到中年,就要扬长避短,没有必要跟年轻人拼体力、拼工具、拼效率,要发扬成熟稳重、经验丰富的优势,给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也能绽放事业第二春。

第三,要降低身价,养家糊口。人到中年再就业,不要远离家庭,到处流浪,四处打工,万一在外地累病了,得不偿失。为了养家糊口,可以“屈尊”接受一些“三性”岗位,虽然工资偏低,但毕竟也是现金流,能够维持家庭运转。

第四,要谨慎选择,预防失败。人到中年,不要为了面子,想一夜暴富,用全部积蓄进行创业或投资,失败的风险很大,赔光的概率也不小。关键是,你若失败,就没有翻身的时间和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