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想过这一次能去到可可西里,对于一名野生动物探索者来说,那是个探索的终极目的地,以怎样的仪式感进入那片土地,我没想好,不敢奢求。原本打算和父母一起从四川自驾前往新疆,结果出门的第二天,疫情来了,我们被拦在了若羌县外。新疆没去成,又不甘心打道回府,就这样阴差阳错地去了可可西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文章是可可西里系列的第五篇,实话说我在那里只待了2个小时,顶多算是在门槛内外跨了一跨,但可可西里已慷慨地向我展露了她无与伦比的生物多样性。见到动物,或许就意味着被可可西里接纳吧,因此去可可西里,不需要过多考虑所谓的仪式感,或者说这份仪式感不是你给予她的,相反,是她授予你,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授勋,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能自由地在这片土地上行走,保持距离,保持沉静的礼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野驴

这只藏野驴是我在可可西里见到的第一只野生动物。蹲在109国道边,任由络绎不绝的大货车几乎擦着背呼啸而过,着实心惊胆战。那头藏野驴远远地落在天际线上,昆仑雪山下。藏野驴是所有野驴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此时却被雪山衬托地很小。但阳光、台地清晰地勾勒出了它的轮廓,那是一头漂亮彪壮的动物,有着驴的一切特征,却多了一份荒野的气息。它形单影只,悠闲地吃着苔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原的阳光如刃风如针,朝我的后颈、头皮、手背袭来,我已经分不出冷热,只觉得刺痛。我豁出去似地蹲在路边,等待着,突然一辆大功率的越野车疾驰而过,不知是否是引擎的轰鸣触发了那只藏野驴的野性,它突然奔跑起来。它跑动的步伐跟马相似,但又让人觉得截然不同。名字中带一个“藏”字的动物有一种和高原相通的坚毅、高原的气质。它和汽车同向而驰,此时台地在它脚下流动起来,洪流般涌向没有尽头的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野牦牛

它出现在步行无法触达的山坡上,在可可西里是无所谓远近的,无论动物出现在哪里,看起来都很渺小。野牦牛的肩高可达1.8米,体重超过半吨。远远地看着它们,内心有一种庆幸——你绝不想离一头野牦牛太近,尤其是一头独自行走的野牦牛。独行侠脾气暴躁乖戾,会主动攻击靠近的对象,一旦发起攻击就很难停止,这似乎是野生牛科动物的共性,一种偏执的神经质。我和老徐在香格里拉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拍摄黑颈鹤的时候,一头中甸牦牛(家畜)突然冲向靠近的老徐,把我们吓个够呛。难以想象与大自然的极端为伴的野牦牛发怒的样子。海拔4780米之上,广袤的无人区,你无法奔跑,无处躲藏,任何冒失行为都会遭到自然即时的惩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原羚

远山、云影、台地全都在流动,时光般地,大自然本身就提供了与日常全然不同的时间维度。这张照片我在前几篇文章中不止一次地用过,仔细看,台地上有几只动物。我原本以为那是亚成年的藏羚羊,可放大后发现并不是。藏原羚,雌性没有角,乍一看跟藏羚羊有几分相似,可仔细观察细节,就会发现,夏季的藏原羚身披浅灰棕色,它们的臀部有一个白色的心形,中间有一条黑尖儿短尾巴。一点儿灰,一点儿白,再点上一点儿黑,这几只藏原羚就完美地将自己放置在了我的视野中——它们理所应当在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鵟

那只鸟高高地立在远处某种废弃的三脚架上,在拉近到极限的镜头内依然很小,但看得出,那是只大鸟,一种猛禽。那是一只大鵟。很小的时候就认得这个“鵟”字,“鸟”字头上顶个“狂”,字形间就透着一种张牙舞爪的凶猛。鸟如其名,大鵟的垂直分布高度可达4000米以上,以啮齿动物,蛙、蜥蜴、野兔、蛇、黄鼠、鼠兔、旱獭、雉鸡、石鸡、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它收起翅膀,高站着环视四周,对于某只在苔草中探头探脑的旱獭或鼠兔来说,那座来自人类世界的不会动的奇怪东西,也许就是厄运的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藏羚羊

直到见到藏羚羊,才会顿生一种身处可可西里的确信感。雄性藏羚羊最是醒目,它们头顶两个奇长的角,羚羊角以心形的弧度直指天空,好像这种高原精灵天生就与天空有着某种联结。从侧面的某个角度看,那两条长角重合在了一起,就像传说中的独角兽一般,多了几分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