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大河健康报记者 吴文可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中老年人三大致残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7%。

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名誉院长马云枝教授介绍,中医称帕金森病为颤证,病位在筋脉,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目前临床采用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

饱受帕金森病折磨 患者跋涉千里觅良医

家住新疆哈密的加女士今年57岁,患上帕金森病的时间已长达8年了。多年来,她曾在当地中西医院看了很多遍,虽然常年不间断服用药物,但疗效不太明显,病情逐年加重。

加女士初始服用的药物是美多芭,但由于服药后出现偷换脑涨、恶心呕吐等不适,又改服苯海索、森福罗及司来吉兰等药物,病情仍不见好转,又出现了走路困难、行动缓慢的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就连穿衣、吃饭、去卫生间等都很难独自完成。此外,加女士还出现了失眠多梦、情绪不稳、两只眼睛干涩疼痛、视力明显下降、咽喉部干燥不适、两条腿酸胀疼痛,夜晚加重,排便困难,甚至数天没有便意,肚子常常发胀不想吃饭。

前不久,加女士慕名从新疆来到河南找到了马云枝教授。经过了解加女士患病近十年,属于帕金森病的中晚期,查体可见她面无表情,右侧鼻唇沟变浅,发音含糊,步态蹒跚,行走时头和躯干向前倾斜,双上肢几乎无摆动,右手明显震颤,双上肢肌张力增高,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根据病人舌、脉证,马云枝教授判断其为中医颤证,证属肝肾阴虚,阴虚动风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滋阴熄风固其本 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

马云枝教授介绍,颤证的发病脏腑在肝肾,基本病机是肝肾亏虚。失眠、焦虑、抑郁是在肝肾不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该患者的病性属本虚标实,肝肾不足为本,肝气郁结、肝郁化火为标,治疗当标本同治,扶正与祛邪兼顾,治疗以滋阴息风固其本、疏肝解郁祛其标。具体方药如下:

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酒萸肉、牡丹皮、泽泻、茯苓、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川楝子、首乌藤、醋龟甲、炙甘草。

方中枸杞子、菊花可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熟地黄、酒萸肉、山药可滋养肝脾肾。泽泻、牡丹皮、茯苓可渗湿浊、清虚热。生地黄、北沙参、麦冬可养阴生津、滋水涵木。当归可养血滋阴柔肝。配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首乌藤可养血安神、熄风通络。醋龟甲可滋阴潜阳、养心安神。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马云枝教授指出,加女士作为颤证合并郁证不寐患者,长期焦虑抑郁失眠,肝木郁滞,克伐脾土致运化失职,纳谷不香、倦怠懒言、食少腹胀,故方中重用健脾益气的茯苓。

马云枝教授说道,一般来说,帕金森病患者久病易损及后天之本,故论治颤证合并郁证时宜兼顾脾胃,注意“熄风不忘滋阴,疏肝不忘理脾”。

此外,马云枝教授还在中药治疗的同时,调整了美多芭、森福罗等西药用量,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加女士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