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进城,已经让农村的人口结构发生了改变,并逐步趋向于“老龄化”,而这种人口的变动,让很多农民对于拆迁的看法,有了本质上的改变,由之前的害怕拆迁,变成了现在的渴望拆迁。

近期,保定市决定在未来两年内,将围绕曹河片区大规模建设道路、学校、公园等基础设施,并落实了高达27亿元左右的农村规划款,而这也预示着接下来将有更多农村,被划入到新一轮的“城中村”改造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农民表示羡慕,并希望那个“拆”字也能够画在自己家墙上,从而让自己和家人的余生也能过得更富有一些。不过,也有农民表示很担忧,一是担忧自己的后代,未来失去宅基地这一重要资产后,会变得没有退路;二是担忧自己会越拆越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何会有越拆越穷的情况?农村拆迁到底富了谁?

自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农村拆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土地财政”。它的运作模式是相关部门先向农民征收土地,再将土地性质改为国有建设用地,最后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让企业去投标。而一番操作下来,土地往往会增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农民分得的那一部分拆迁补偿款,在土地总交易额中,占比往往低于10%。

与此同时,拆迁补偿本身就很有讲究,而非简单的“量地赔钱”。比如,农村拆迁补偿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等不同的评估方法,评估方法不同,拆迁补偿金额也会不同;农村拆迁一般都有一大笔“村里预留金”,但这笔资金往往会随着村子的拆迁和村委会的解散,而不明去向;宅基地往往会按照片区综合地价进行赔付,但“评估时点”是选择当下的时间点,还是10年前的时间点,将会让拆迁补偿金额产生很大差异。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因素的存在,才使得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遭遇了越拆越穷,农民的拆迁补偿款占土地出让总收入的不足10%的情况,让农村拆迁至少不是富了农民。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大力发展农村自有产业,并通过新农村改造、“宜居型”农房改造让农民统一住上2层小楼,那么农民的收入水平以及居住水平,都要远优于拆迁上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更好地对农村进行规划,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在《关于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通知》中,国家明确表示由于疫情等原因,很多未按时完成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的城市,可以顺延到2021年。这一措施就是说农村的“房地一体”确权、颁证工作,最晚将延续到今年年底。而接下来,农民手里的“不动产权证”,将成为未来农村规划拆迁的主要赔付依据,没有进行确权的农民,赶紧对自己的宅基地和农房进行确权。

除此以外,在《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国家明确表示2021年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明确村庄布局分类,并要求要立足现有基础,不搞大拆大建,不强迫农民上楼。从这一措施中可以看出,未来农村规划将根据自己的类别,进行差异化的拆或者改,不会进行统一的大拆大建。但对于拆迁撤并类村庄而言,小范围的拆迁改造很可能会继续出现,“拆”字仍会画到部分农民的墙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未来的农村规划,农民应该注意什么?

对于未来的农村规划,到今年年底的时候,基本上会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完成,而基本决定大致方向。因此,今年过后,如果当地没有明确的拆迁信息,那么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宅基地的同村转让,或宅基地使用权的异地出租。相反,建议农民保护好自己的房屋和宅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