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显眼的logo,具有标志性的印花图案墙纸,身着定制花纹纸的瓜果蔬菜...... 近日,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一家菜场“乌中市集”因与奢侈品牌Prada跨界合作,买菜满20元就会送品牌秋冬花纹手提纸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打卡买菜。令人遗憾的是,有人举着买好的芹菜合完影后,顺手就丢进了门口的垃圾车。打卡者抢提纸袋、弃芹菜,引发争议。

菜市场是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最有人间烟火气。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推进菜市场的标准化改造。从上海的乌中市集、愚园市集,到苏州双塔菜市场,再到南京科巷菜市场……“变形”后的菜市场,颜值、功能定位、管理服务水平等都在提档升级,进一步打造有趣味的公共空间,给居民生活带来更多更好的选择。

Prada与网红菜场跨界合作,开展10多天的活动,于双方而言都是一次新尝试。对品牌方来说,这是一次营销广告。一段时间以来,品牌方在意大利多个城市及全球各地开启多重实验性主张,试图让广告走入生活空间。对菜市场来说,与国际品牌对话,吸引年轻人 “到菜市场买几斤大牌”,有利于进一步打开传统菜场的运营思路。

时尚大牌和菜市场牵手,有创意有收益,也带来一些思考。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有一句台词,“时尚并不是为了实用性”。而对菜市场而言,“实用性并不是为了时尚”,实用性恰是最重要的。菜市场姓“菜”,本质是生活,不是作秀。被丢进垃圾车的芹菜,正是一种讽刺和提醒。网红菜市场确实很吸引人,与大牌的跨界合作赚足了眼球,但发完朋友圈,蔬菜被丢弃,过了这股新鲜劲,人潮逐渐散去,红不了多久也就沉寂了。跨界合作留下的,不应当只有盲目跟风的人群,更不应当上演浪费的闹剧。有人甚至说,“这是现代版的买椟还珠”。

菜市场跨界、升级,重“面子”更要重“里子”。改的是外在形式,内容还是便民服务、烟火气息,这些不能改,还要加强。环境干净卫生、产品质量可靠、价格公道实惠、服务态度良好,做好这些“里子”文章,才能吸引居民走进菜市场。其实,许多菜市场在做好“里子”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引入早餐店让周围群众早上吃好,将拿取快递、购买基础药物、修补衣物等许多功能整合在一起,满足周边居民的琐碎需求。菜市场想要吸引年轻人,也有很多方式方法。针对年轻人,做好定制,提供净菜、简单的肉品和蔬菜的套餐等,更好满足年轻人对新事物、快捷生活的需求。

菜场值得打卡,不是和大牌的logo合影,不是大牌的手提纸袋,而是菜的味道、生活的味道。做好里子,丰富内涵,有满满的烟火气、人情味,让老百姓吃得更实惠、更健康、更放心,才能成为长红的打卡地。

责编: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