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民以食为天,自从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开始至今,农业就在各国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日本古代的《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传记中,天皇世系的源头往往被追溯到名字带有稻米含义的人物身上,说明农业是日本立国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研究表明,日本的农业文明源自亚洲大陆,主要是古代的中国。研究古代日本农业的发展,对于了解同期中国农业的概况有着参考的意义。本文谨以古代灌溉机具在日本演变的过程,补充这一研究课题。

一、日本古代早期农业的发展

1、日本古代农业的开始

早在日本的弥生时代,水稻栽培技术就从亚洲大陆传到了日本。因此催生了日本的定居农业,最初是在九州北部、本州西南部和畿内地区开始得到推广,其他地区(北海道除外)要到了弥生时代末期,种植水稻才逐渐成为农民采用的生存方式,取代以往靠捕猎、打鱼和采集为生的模式。

由于最重要的生存物资—食物有了稳定的保障,使得弥生时代的人口较早前的绳文时代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进而出现了社会等级分化和政治组织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灌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离不开充足的水分。尤其是种植水稻,对水量的控制要求比其他作物都要高,春季在栽种水稻之前先要浸没田地,随后在整个夏季都要继续浇灌稻田,而到了秋季则必须把稻田里的水全部排干,为收割做准备,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

农业发展的早期主要靠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来为作物进行补水,而人类不能控制自然气候,旱、涝的出现会令作物颗粒无收。因此必须用采用人工给水的方法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这些方法统称为灌溉。

正是有了人工灌溉的出现,才使耕作者能够在较高的地区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继而推动了农业在岛国的普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日本早期的农业灌溉

水稻刚来到日本时,当地人都是在近水的低洼地、沼泽和湿地进行开垦培植,采用的灌溉方式主要是利用水渠就近引水的自然灌溉方式。用这种方式进行灌溉,虽然能节省人力,但却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

因此在一些离水源地稍远的农田,人们就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开挖蓄水塘进行储水灌溉。在《农具便利论》里头就找到对古代灌溉渠和储水池结合的图绘,利用方形木槽结构的导水井,将高处的山溪水注入低处的农田或是一个半山环绕的圆形储水池中,再由储水池向围绕其出口呈扇形分布的农田进行灌溉。

日本学者金田章裕经过调查后认为,在古代奈良盆地区域建造的储水池塘竟多达1.5万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灌溉机具在弥生时代的发展

1、最原始的灌溉器具

在灌溉作业出现的早期,人们通过瓦釜等容器对临近江河或湖泊等地区进行汲水灌溉;稍远一点的地方,就通过灌溉渠引水后再行汲水灌溉;再远一点的地方,就需要打井汲水来进行灌溉

《重俵耕作绘卷》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取水桶的绘本,图中两个农夫双手各持两条长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共栓在一个木桶上,桶被抛入河水之中,两人合力将灌满水的桶提上来。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进行灌溉作业,聪明的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当中,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灌溉器具,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还提高了灌溉效率。灌溉器具的大量使用,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机械式灌溉器具—吊瓶

日本最早出现带有机械装置的灌溉器具是一种被称作为吊瓶的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杠杆作用从灌溉渠或灌溉井里汲水。吊瓶首先要在地面固定两根高高的竹竿或者木头作为支点,然后在支点上安装一条长长的杠杆,在杠杆上远离水源的一端挂上一块重重的石器,另一端则通过一条细竹杆或者绳索连接汲水容器。

工作时,汲水者先将汲水容器向下拉至水面以下的位置,等装满水之后松开手,石器受重力下沉,带动杠杆将汲水容器抬升,从而完成汲水的动作。较人手直接汲水,省时又省力。

吊瓶其实就是中国的桔槔,这种汲水器具在我国春秋时期就开始盛行。《庄子·天地》记载子贡南游楚国,过汉阴,见一丈人抱瓮入井出灌,于是上前说:"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头所说的“械”就是桔槔。有研究表明这种器具大致是在弥生时代连同水稻种植技术一起传到日本。

3、改进后的灌溉器具—辘轳

吊瓶也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因为用作支撑的立柱的高度和用作起降的杠杆的长度会受到材料的限制,所以汲水的提升高度也会被限制,水面的落差不能太大,而且整个机构占用空间很大,受地形影响因素较多。

鉴于此,人们发明了新的汲水器具—辘轳。辘轳主要用于井口汲水,先在井口两侧各安置一个三脚架,三脚架上方横一根长轴,长轴的一端或者两端连接供手摇的曲柄,一个大滚筒装在长轴中央即井口正上方,井绳一端缠绕在滚筒上,另一端吊着汲水容器,利用卷扬机原理通过绞动井绳进行提升灌满水的容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辘轳相比吊瓶而言,作业时占地比较小,而且可以通过改变曲柄和滚筒的半径比例来达到省力的幅度。

《曾吕利物语》记载了一种名为“辘轳首”的女妖,一般出现在夜间,在睡眠时她的脖子会抻的又细又长,脖子就像辘轳旋转一般。

头则漂浮在半空中,由细细的像线一样的脖子连接着。辘轳首的假名为“ろくろくビ”,从发音看ろくろく和中文的辘轳非常接近,属于“音读”,即汉字在日语中按照日语对汉语的译音读出来,由此可以推断,辘轳这种灌溉器具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时间应该也是在弥生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吊瓶也好,辘轳也罢,因其作业不具备连续性,所以只能满足局部小范围的灌溉需要,而不能进行大面积的灌溉。所幸在日本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七成左右,农田相对比较分散,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你吊瓶和辘轳作为灌溉的主要机具。

三、灌溉机具在奈良时代的发展

1、古坟到奈良时代的中日交流

日本发展到古坟和飞鸟时代,同期的中国正处于两晋南北朝的乱世,中日两国的交流近乎停滞。虽说有些人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日本岛国,同时也带去了新的技术和器具,但毕竟不成规模。

当日本进入到奈良时代,中国也正处在唐朝盛世。这个时期两国的交流异常活跃,日本曾派出很多谴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宗教、文化、艺术和各种技术。就灌溉器具而言,中国的水车也在这个时期传到了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点在天长年间整理出来的一份大臣的奏章可见,奏章写到:“据称,在中国唐朝,人们惯于在不便修建水闸和堤坝之处建造大量水车……我们应订购水车,以改善农业状况。”

而实际上,水车虽然已经传入了日本,但在古代应用的并不广泛,从一些图绘资料可以看出,日本是到了中世的镰仓时代至到江户时代水车才开始大量出现。这可能跟当时不存在大面积耕作规模有关。

2、大面积灌溉器具—水车

从日本的风情图绘来看,水车的形式主要为龙骨水车,这种水车在我国被称为翻车,在汉末晋初便开始出现,到了隋唐时期,开始广泛应用。龙骨水车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在日本常见的为多人脚踏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水车以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是农业灌溉机械的一项重大技术改进

3、简化的小水车

此外,在日本还见到一种简化过后的小水车。该水车和龙骨水车一样有一条长方形木槽,但不使用链条和龙骨板,只有一个转轴叶轮在取水口的一端。使用时人站在取水口处,用手拨动叶轮或是用脚蹬叶轮使其转动,通过水压让水在木槽中输送。

但这种构造产生的压力有限,因此不能长距离或者是在倾斜角较大的情况下完成输送。相对龙骨水车而言,小水车造价更低,维护保养简单,搬移也比较便利,因此应用更为广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自动灌溉器具—筒车

还有一种灌溉用的水车是可以实现自动运作,它就是筒车筒车一般安装在河床较深且水流量充沛、稳定的河岸

由柱子支撑起一根轴,轴上装一个木制的巨大轮毂,轮毂外缘装有拨水板和取水筒,拨水板在水流的冲击下带动轮毂转动,而按一定角度固定在轮缘上的竹筒在插入水中后被灌满水,当竹筒随着轮毂转到半空向下倾斜时,筒中的水则按特定的角度倾倒至引导槽中再汇入灌溉渠中。

整个过程无须人力畜力便可自动完成。但在古籍记载中,筒车很少出现,可见其在日本普及度也不高,反而这种构造的器具常在小型磨坊里被用来舂米,可能因为岛国缺乏大流量的江河的缘故吧。今天我们在日本人家庭院的小池塘里看到的风水车的造型,便是古代筒车的袖珍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结语

灌溉机具以及灌溉技术的的运用,使得一些高海拔地区灌溉用水得以持续保障,让这些地方种植水稻成为可能,从而加速了日本农业文明发展的进程。灌溉机具在古代日本的发展,也是中华农业文明辐射周边地区的结果,可视为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分支。

参考文献:

1、《古代日本生活绘本集》

2、《重俵耕作绘卷》

3、《日本早期的人口、疾病和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