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败于夷陵之战?

如果说关羽在荆州发动的襄樊之战失利是丧失了刘备率领的蜀汉帝国优势局面的话,那么后续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彻底葬送了蜀汉针对曹魏以及东吴的所有优势。那么刘备为何会败于夷陵之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兵败夷陵

首先刘备败于夷陵之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轻敌以及准备不足,蜀汉章武元年七月,刘备率军以大都督吴班和将军冯习为先锋,首战直接在巫山打败了东吴方面的守将李异,战胜后急速行军将战线推进至秭归,同时沙摩柯为首的五溪蛮族支援也抵达,这时候刘备先锋军人数已经达到了五万多人。而后在陆逊上任前刘备军在多次小规模战役中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是求胜心切的刘备随时都在留意曹魏方面的动静,为了防备曹魏偷袭,刘备特派镇北将军黄权率军驻扎在长江北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备发兵伐吴

与此同时刘备并不满足眼下战果,于是又派出了吴班和陈式率领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协防吴国水军。此时刘备率领的蜀军已经从秭归打到了猇亭,一路上势如破竹,吴军根本挡无可挡。届时孙权闻讯派出诸葛瑾求和,刘备不理在猇亭安营扎寨。此时蜀军已经深入吴国境内三百公里,陆逊见蜀军势大便扼守要地,坚守不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吴都督陆逊

刘备率领的蜀军和陆逊率领的吴军就这样对峙了整整六个月,蜀军营寨直接从巫峡至夷陵一带搭建了数百里,这时候的蜀军无论士气还是粮草都出现了问题,为了能够尽早结束战争刘备派出大将冯习、张南、赵融、傅彤等在吴军阵前挑衅。陆逊对于蜀军的挑衅依旧无动于衷,最终刘备因酷暑到来不得不将营寨全部设立在深山之中,依溪傍水,等待士气恢复之后再与东吴决一死战。可是谁曾想由于山路曲折,后勤保障过于艰难,而刘备军又扎营百里,最终被陆逊一把火烧个精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烧连营

为何刘备夷陵战败后蜀国一蹶不振

夷陵一战蜀国真正的损失在左舰看来是君主刘备的死亡,刘备病死白帝城之后对于蜀国的士气打击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虽说刘备的儿子刘禅在后续的日子中也对诸葛亮唯命是从,但是一个守成之主都做不好的刘禅又如何能和雄心进取的刘备相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汉后主刘禅

至于夷陵之战中损失的将士以及谋臣在很大程度上而言只能算得上雪上加霜,让蜀国的境地因为刘备的逝世变得更加艰难。诸葛亮即使如何北伐曹魏,如果派兵,他都仅仅只是一个丞相而已,所以后期蜀国的局面就变成了皇帝不急丞相急的局面,北伐失败也就变得理所应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蜀汉丞相诸葛亮

如果换成诸葛亮来指挥夷陵之战结果会如何?

在左舰看来,即使夷陵之战蜀国方面军统帅有刘备换成了诸葛亮最终战败的结果是不会改变的,首先夷陵之战中陆逊自主放弃前线所有阵地然后利用夷道和猇亭一带险峻的地带阻止蜀军进一步进攻。这一点诸葛亮首先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其次当时曹丕篡汉,刘备身为皇室宗亲不讨贼而攻吴,在政治导向上就十分不利了,这一点换成诸葛亮也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丕篡汉

所以即使换成诸葛连来率领蜀军伐吴,结果上基本不会出现任何改变,唯一改变的也仅仅只有蜀军损失大小而已。就像陆逊说的那样:“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不管换成谁来结果都一样,而且蜀军在此次伐吴中兵力优势并不存在,双方差不多都是五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