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不到两年的翻新,上海外滩美术馆以瑞士艺术家约翰·阿姆莱德个展“再,再”迎来重新开放。迪斯科舞厅,九十年代的上海公园,在这些不同的置景中,观众将对美术馆展开新的探索,也看到艺术家对于不同媒介的运用。
站在外滩美术馆的五楼,澎湃新闻记者看到,周围的白墙被黄色和蓝色的圆点所淹没,一只巨大的迪斯科球从顶部伸向四楼展厅,顺着耀眼的光线往下望去,几块镜子彼此交叠地平放在地上,几处明显被砸碎的痕迹留下了悬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阿姆莱德:再,再”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士艺术家约翰·阿姆莱德

阿姆莱德1948 年出生于日内瓦,他的实践涉猎不同的艺术领域,并在画家、行为艺术家、雕塑家、文献研究员、收藏家、策展人、编辑、画廊主等多重身份之间不断切换。1969 年,受激浪派精神的影响,阿姆莱德作为联合创始人成立了 ECART 小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1970 至 1980 年代,ECART作为一个混合体,在出版社、书店、画廊之间交替运作,成为艺术家之间交流合作的多产平台,包括约瑟夫·博伊斯和安迪·沃霍尔等都曾参与合作。
在五楼展厅,环形的“展中展”通过一系列作品和出版物还原了ECART的工作场景。彼时的阿姆莱德常常光顾各种展览,在和艺术家们进行交流之余,对他们作品中的一些“边角料”进行挪用。阿姆莱德此举显然深受激浪派影响,这一运动支持艺术家们以手头的任何材料来制作艺术,反对现有的艺术体系,鼓励艺术家之间、艺术形式和观众之间的合作。而在展览现场,你会发现,一张摄影作品的裁边被他拿来当作艺术,一些不起眼的塑料雕塑和他自己的绘画作品相提并论。这或许在某种意义上呼应了展览的标题:物体在一次又一次的“使用”中获得了新鲜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楼展品,“约翰·阿姆莱德:再,再”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楼展厅 “约翰·阿姆莱德:再,再”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阿姆莱德,《粉末》系列,2003年,6块木板镜面,每个镜面122 × 236厘米。由艺术家提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碎裂的镜子,“约翰·阿姆莱德:再,再”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丘公园”,“约翰·阿姆莱德:再,再”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丘公园”,“约翰·阿姆莱德:再,再”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中的一件“家具雕塑” “约翰·阿姆莱德:再,再”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2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堆叠”系列之一 “约翰·阿姆莱德:再,再”展览现场图, 上海外滩美术馆,2021年

“我们从来没有把这个展览当作回顾展,原因很简单,因为约翰从未停止新的艺术思考与创作实验。即使是现有的作品,每当它们与新的时间和地点组合在一起时,就会不断演变成新的场景,赋予每一场展览不同的景观。”上海外滩美术馆资深策展人曾明俊表示,据说,他正是将那几面镜子碾碎的“罪魁祸首”。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