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燕(金牛区)

王雅君,邛崃冉义人,70后。沉浮茶业数十载,他的“雅君甘露”,2013年荣获了中国西部第二届“茗战海峡城”斗茶大赛绿茶类金奖。2015年,“雅君甘露”经网络评选,又获得了“绿茶茶王”殊荣。

王雅君这一生,注定要与茶为伴。他15岁那年,没考上高中,他父亲对他说:“天无绝人之路。你不愿读书,就跟我学茶吧。”他埋着头,好半天不吭声。

他家有8间小青瓦房,最大的一间,是父亲的炒茶间。新鲜的茶叶,在一口大铁锅里,被父亲布满厚茧的双手,搓来揉去……王雅君看着心想:“我才不要过这样的生活。”

一天,王雅君收拾整理房间时,从旧衣橱底翻出一本纸页已泛黄的线装书。“这是一本什么书呢?”他翻开一读,才知道是一本写茶的书。

开篇讲的是茶的起源,王雅君越读越觉得有趣。当他读到“茶道漫漫”一章时,脑海里不由浮现出小时候的情景:父亲牵着他的手,行走在骑龙山的茶马古道上。古道边,有一水坑,坑水清澈见底,父亲对他说:“这水,是泡茶的好水。喝一口,水是甜的。”他喝了一口,还真是甜的……

几天后,书被王雅君读完了。他一头钻进炒茶间,撸起袖子说:“爸,你教我吧。”他父亲未停下手上的活儿,笑着问:“想通啦?”王雅君狠狠地点了点头。

打那以后,父亲开始手把手教他识茶、炒茶……制作花茶,有一道工序“窨花”,是将新鲜的茉莉花加入炒好的青茶,让花香自然融入茶中。其中“七窨一提”法,对温度和时间的掌控要恰到好处。温度过高,散热不透,制出来的茶,香气就不纯正。而温度过低,又不利于花香的吸收,制出来的茶,香味不够。王雅君学了好久,也没把父亲的手艺学到手。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科学的方法——用温度计测量……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王雅君的手感像温度计一样准确了。他窨的茶,品过的茶客都赞不绝口。

20岁那年,王雅君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收毛茶。破旧的客车七颠八簸将他带到了宝兴的灵关镇。下车后,向路上的一位老人打听目的地,老人指着长长的石板路说:“你顺着这条路走,走到没路时,有条河,河对面有座山,爬上山顶就到了。”王雅君抬头望了望远方和阴沉沉的天空,一屁股坐在街沿上,点燃一支烟抽起来,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当他想到父亲已年迈体衰,他得替父亲挑起重担,于是扔掉烟头,起身前行。果然,石板路的尽头横着一条河,河面不宽,但水流湍急。摆渡人将竹筏撑了过来。

“兄弟站稳,你是来收茶的吧!”摆渡人问。王雅君好诧异:“你怎么知道?”

“我在这儿撑了十几年筏,山上那几户人家,我全认得,这山上老茶树多,毛叶好得没法说。坐我筏子上山的人,都是冲着这好茶来的。”摆渡人话音刚落,一个浪子打来,王雅君身子晃了几晃,差点失去平衡跌入水中。

下了竹筏,王雅君顺山路往上爬,满山茶树郁郁葱葱,四周空无一人,鸟鸣不断,有时从不远处会传来奇怪的声音。王雅君有些害怕。他壮着胆子爬到山顶,见到一盏亮光,天已完全黑了……3天后,他一身疲惫地带着收来的毛茶回到了家。

好的毛叶,加上好手艺,炒出的茶不愁卖。哪知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接连几天都没有商贩来收茶。看着滞销的茶叶,父亲的脸变得像天空一样阴沉。王雅君决定,带着他的茶走出冉义,或许还能卖个更好的价钱。于是,买了一辆二手的“钱江牌”摩托车,他载着他的梦想出发了。骑上乡间大道时,他回头一望,父亲还站在家门口,远远地望着他……

这一去,他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广阔。沉沉浮浮,打拼一年又一年,不知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才闯出一条路来。如今,他在成都海峡茶城拥有了属于他的“雅君茶业”。

与王雅君品茶、论茶,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人生如茶,沉也有味,浮也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