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火望见露水在摇,苗家儿女来跳舞,我们心相约长相依。”伴随悠扬的芦笙曲调,在永平县龙街镇安吉村阴阳山民族文化广场上,安吉村业余文艺演出队队长陶清香带领着十几个身着苗族服饰的村民围成一圈,欢快地跳着苗族歌舞“嘎蒙卡兜”,粗犷而豪放的动作随着芦笙的节拍、歌声的扬抑越来越欢快……

1800余年历史的“苗族打歌”

安吉村是一个以苗族、彝族为主的、位于偏远高寒山区的少数民族村,被誉为“大理州苗族歌舞之乡”,苗族歌舞“嘎蒙卡兜”就诞生于此。

“嘎蒙卡兜”是苗语音译,意为“苗族打歌”,也称“葛天舞”,有1800多年历史。

“嘎蒙卡兜”是安吉苗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出的传统苗族歌舞文化精华,由“邀约”“滚松球”“结疙瘩”“解疙瘩”“锦鸡摆尾”等许多反映当地苗族群众生产生活的独特舞蹈动作组合而成,集合了歌、舞、芦笙吹奏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每逢喜庆节日,苗族群众都要打歌跳舞来庆祝。

2013年11月,“嘎蒙卡兜”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可以说,安吉的男女老少几乎都会跳‘嘎蒙卡兜’。”陶清香说。

13年连续不间断的深度发掘

永平县党委政府和民族宗教、文旅等相关部门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2001年,龙街镇文化站到安吉村组织成立了村业余文艺演出队,自小热爱歌舞的陶清香主动报名加入了文艺演出队,利用业余时间和队员们排练舞蹈。“我们虽然打小就学习苗族舞蹈,但能坚持下去,跳出‘嘎蒙卡兜’,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陶清香说。

2002年,“嘎蒙卡兜”在永平县首届缅桂花卉节开幕式上正式亮相;2008年永平县举办新农村文艺汇演,县文化馆到龙街镇指导参演节目,歌舞“嘎蒙卡兜”给州级专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09年永平县文化馆聘请省、州级专家对安吉苗族歌舞进行了考察、挖掘,精心打造安吉苗族原生态歌舞“嘎蒙卡兜”,并对安吉苗族打歌队队员与文化馆的专业演员进行培训,随后又成立“嘎蒙卡兜”专业表演团队。

通过13年连续不间断的深度发掘、加工、再创作,“嘎蒙卡兜”从最初的苗族群众自发的文化娱乐活动,升华为极具视听冲击力的舞台节目,广受欢迎。2009年11月,“嘎蒙卡兜”参加云南省首届“大家乐”群众文化广场舞蹈大赛大理地区复赛,荣获银奖;2011年4月,参加大理州民族民间文艺大赛荣获金奖;2011年参加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大赛荣获银奖;2013年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荣获“群星奖”,成为了中华文化璀璨星空中的一颗新星。

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为提高“嘎蒙卡兜”普及率,推动“嘎蒙卡兜”的传承和发展。2018年,永平县投资建设完成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具有民族文化特色、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培训、展览、学习宣传为一体的“阴阳山民族文化广场”,以苗族“嘎蒙卡兜”文化传承为平台,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永平县文化部门还不断加大对苗族传统歌舞骨干的培养力度,并对有歌舞绝技的传承人给予一定经费补助或劳动报酬。同时,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苗族传统歌舞传承人档案,抢救性保护和挖掘现存的苗族传统歌舞,以声音资料、图像资料、文字资料、图表资料、舞谱资料等形式进行有效保护。

彝族村民张映芝就是被“嘎蒙卡兜”吸引的一员。2018年,张映芝看到文艺演出队表演的 “嘎蒙卡兜”后,被他们欢快的舞蹈深深吸引,立刻找到陶清香表示“想加入文艺演出队”。见别的民族也喜欢自己民族的舞蹈,陶清香开心地答应了。

像张映芝这样被“嘎蒙卡兜”吸引而加入演出队的人还有很多,这一路“跳”来,各民族群众的心也越“跳”越近了。

芦笙嘹亮,木鼓震天。如今,村里的各族群众都习惯在茶余饭后到安吉阴阳山苗族文化广场练习传统舞蹈“嘎蒙卡兜”。“咱们安吉的‘嘎蒙卡兜’是永平的一张名片。特别是近年来,吃不愁、穿不愁,文化活动场所也建起来了,我们偏远苗寨的乡亲也可以跳跳舞、吹吹笛,享受一下丰富的精神生活。”陶清香自豪地说。(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君)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