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实起来有难度

双减落实起来有难度

双减政策实施有一段时间了,校内减作业,减考试次数,校外减培训。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双减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校内,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确实没有了书面作业,不少地区的初中也取消了月考。

校外,随着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大量倒闭,培训的人数的规模相比之前,还是少了很多。双减带给教育上的变化还是显而易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双减的落实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双减要想真正落实难度还是很大的。

双减政策落实起来难度比较大

双减政策落实起来难度比较大

为什么说双减政策落实起来难度大,这主要还是来自学校和家长。

第一 不少学校并未按要求落实双减政策

在双减政策实施的这段时间,我们会发现家长举报学校违规操作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多。前有上海一初中家长举报学校举行月考导致学校取消了阶段性的测试。家长认为明明有相关规定要求学校减少考试次数,学校作为执行部门,居然不依规办事,这是在给孩子做错误的示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曾引起了网友激烈的讨论,不管取消月考是否合理,但是不得不说,学校这样做,确实是违规在先。事实上,在双减后,不少学校并没有做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相关部门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只是换了名称,依然还是有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除了考试次数不少学校不遵守外,还有不少违规的一些操作,比如变相的分重点班平行班,公布学生的分数和排名等等。

这也就是说,双减政策下来后,不少学校并没有完全执行。除了学校外,双减落实难的阻力就是来自于家长。

第二 家长不敢给孩子减压

减轻孩子的压力,家长是赞同的,但是减谁都可以,就是不能减自己的孩子的压。

比如贵州一小学发生的事情就很有代表性,当家长指出老师给自己一年级孩子布置作业太多,有违双减政策时,班上的其他家长居然联名要挽回老师的尊严,甚至还要这个孩子转学。这样就是说大部分家长是支持学校违规布置多一些的作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外机构倒闭后,培训依然是在的,一对一家教也好还是众筹私教也好,学科培训没有因为机构的倒闭而消失。没有了校外机构贩卖焦虑,那为什么培训还是存在了?原因无非就是家长不敢给自己的孩子减负。

家长不敢给自己的孩子双减,学校也不能把双减落实到位,所以双减要想真正推行下去,难度可以说是很大的。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学校和家长都不敢真正地减了。

减负减不下去的原因

减负减不下去的原因

双减落实不下去,肯定还是有原因了。双减拟明确入法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减负还会继续进行下去。接下来如何让双减政策真正地落实,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目前双减政策难落实的原因是以下几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 对学生的考核和选拔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的考试还是要看分数的,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依然是得分数者得天下。那也就是说,只要是看分数,那学校和家长主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的分数。在这种情况下,少布置家庭作业,不让考试,不让培训都是空谈。

只要评价方式不变,选拔方式不变,学生的负担是很难降下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 职业教育发展满足不了家长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分流总体上来说,多为强制分流,很少有自愿分流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很多的,既有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重视,职业教育本身发展也有问题,至少目前的职业教育对家长的吸引力是不足够的。

试想如果职业教育的前景能和读普高的选择一样多,升学无阻碍,就业无压力。只怕很多人职业教育,但是目前不管是就业环境还是人民的观念,对职业教育的学生并不友好。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考的家长现在比高考的家长还紧张的原因,就在于家长是不愿意孩子上中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结语

双减政策看起来简单,落实起来的难度可以说还是很大的,个人认为短时间这种现状肯定还会存在,家长的焦虑也依然会存在。面对教育上的改革,各方面都还需要时间去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