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江湖众说纷纭,孰是孰非?你pick哪一方?21网调实验室《财经投投看》,邀你围观战队,犀利辣评,不见不散!本期聚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数据安全。
--------------第046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频频发出公告,富途证券、老虎证券被人民网点名,大厂App被质疑疯狂在后台读取信息,3起看似不相干的事件共同指向一连串炙手可热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你的隐私是否还在裸奔?有多少网友会主动监测App后台运行情况?谁最该为用户隐私泄露负责?21网调实验室展开调查。
“点个菜都没隐私了”
近9成受访者认为隐私被App偷窥
10月15日,工信部通报下架96款侵害用户权益App,其中包括了部分知名品牌的App。文件中,连用了三个形容词,指出部分App存在“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的问题。
21网调君统计工信部官网公告发现,今年以来,工信部每个月都在通报或下架违规App, 累计已有420款App被工信部勒令下架。公告显示,这些App的问题多出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等隐私保护领域。
视角转移到资本市场,富途证券、老虎证券近日被人民网发文批评,其中的焦点之一也正是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的问题。
为此,21网调君针对App存在的此类问题发起系列调查,结果评论区炸开了锅。有网友留言 “现在去点个菜都没隐私了”,有网友吐槽“在网上搜了个脱发原因,结果各类App都给我推脱发广告是怎么回事”,还有网友怀疑:“还有语音监听,聊天吃啥,后面就推送啥”。
大家的遭遇各不相同,但投票结果却高度集中,高达87.8%投票网友认为自己的隐私被App窃取了。
无奈的现实:
过半受访者选择给App全面授权
实际上,应用在后台调取定位信息、相册、录音等权限是可以关闭的。但投票结果显示,尽管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隐私优先”,希望关闭应用权限,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52%的受访者选择全面授权给App,理由是不授权不能使用。
此外,不到半数投票网友表示自己会主动监测App在后台的运行情况,还有24%网友疑惑该怎么监测。
除了利用部分手机自带的应用行为记录功能,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的稿件中还提到了一个监测办法:手机软件如果在扫描相册,会产生巨大的流量和极大的耗电量,因此可以拍十几张照片放进相册,然后保持被测试的软件在前台,一段时间后检查软件使用的流量和CPU使用时间,从而判断软件是否在后台“偷窥”。
“隐私换便利”论已过时
谁该为用户的隐私负责?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多家互联网巨头被用户怀疑在后台疯狂读取用户隐私,而专家表示这是乌龙,原因和苹果系统升级有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固然不是一家的问题,但如果这是一道单选题,76%受访者还是认为,软件商相比手机厂商更应该承担责任。
时间回转到2018年3月,百度CEO李彦宏抛出隐私换便利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更开放,也相对来说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就愿意这么做。”
隐私和便利,从来不应该是二选一。但如果一定要割舍一个,你会怎么选?距离李彦宏发表该观点已经过去三年多,人们的看法是否发生变化?
据21网调实验室的调查显示,即使存在“两者都要”的投票选项,在参与投票的8666位网友中,还是有更多人倾向于保护隐私,仅不到5%的网友表示自己更看中便利。
时代变了。
从立法层面,《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在互联网企业林立的深圳,国内数据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也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历经多年的野蛮生长之后,商家对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的态度,或许会焕然一新。
(作者:研究员祝浩杰 编辑:张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