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古代时候,人们的平均寿命很短,能够活到七十岁那就是古来稀之,即使活过了六十,也会变得老迈不堪。除非是习武之人或者体格健硕,常年运动者,才能过了六十岁还生龙活虎的如年轻人。

(一)、冰尖上的绝美舞者

1946年《life》杂志的记者,Jack Wilkes于北京的北海公园拍摄了一组老大爷"花样"滑冰的照片。这个身手矫健的老头,迅速登上了杂志的封面,火遍世界,也让世人看到了北京精神。

现在虽然有很多老人喜欢在公园里锻炼,还有人将其戏称为"诸神的早晨",不过大都不比这位老爷子,更有精神头,锻炼的项目也不比他更有危险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老人名叫吴桐轩,照片拍摄时他已经六十有六,他的光辉岁月可以追溯到前清的光绪年间。当时宫廷里每年都会组织滑冰活动,吴桐轩曾经就专门为慈禧太后表演的,颇受其赏识。还曾经当过领队,前途一片大好。

可惜好景不长,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战火席卷全国,清帝宣布退位。吴桐轩也背井离乡,来到了关外过活。

"灾年饿不死手艺人",他到了东北以后,还是将溜冰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很多外国溜冰队都纷纷向其请教,还有很多导演也把他溜冰的镜头摄入在自己银票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东北的那些年,可谓是如鱼得水,凭借着溜冰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在那里待了很多年,吴桐轩辗转又来到了天津。在那里有很多外国人慕名前来讨教,都不是吴桐轩的对手。那几年,吴桐轩的名声在津门很是响亮,招收了很多的弟子。

他凭借着溜冰的本事,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混的风生水起。可见,人若是有了一技之长,无论如何都不会饿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论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只要足够精通,就能够获得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有谁能够想象,一个老人竟然凭借着溜冰登上了国际杂志的版面。

当然,除了他的技艺足够精湛外,其年龄也是个很大的噱头。那个年代,过了六十以后,大都腿脚不灵光,这位吴桐轩老人却仍然能够展现多姿多彩的花样滑冰,说明此人定不一般。从年轻时候,就没少练。当然,他的风采也令很多年轻人都艳羡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英雄迟暮晚景凄凉,本性使然孤傲狂

"别让脾气大过本事",这位地地道道的老北京,浑身是胆,性格直爽,从不会拐弯抹角。所谓艺高人胆大,他从来不屑于向任何事物低头,一直都是我行我素。

正因如此,身边之人大都不愿与其交往,虽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不过鲜有主动与之联系者。

因为他的脾气很臭,也很硬,一言不合就会拳脚相向,并不是那种平易近人者。弟子们害怕主动和师父联系,反而会好心办了坏事。这位老顽童有一颗非此即彼的赤子之心,在他的心里,有着绝对的善恶之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弟子们有的在军中担任要职,有的则在卫生部门工作,不乏手眼通天的人物。他们不主动帮吴桐轩,老爷子更不屑于主动求他们。后来,他又回到了北京,整日在北海公园溜冰,这才有了《life》杂志上他的身影。

如《新民报》当年所说,"他年老独身,无儿无女。虽然他一手培育起来的弟子们有的当了卫生所所长、有的当了军需处长,可是他们不养活他,他也不愿向他们伸手要一文钱"。晚年无儿无女,没有老伴可以依靠,的确是十分孤苦伶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虽然"门人弟子填其室",但毕竟不是什么授业恩师,老爷子的脾气也不好,大家就逐渐的断了联系。他还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不愿受嗟来之食。如此强撑着,换来的就是孤家寡人一个。性格决定命运,不愿意弯下身子,就只能自己受累。

吴桐轩一生,除了滑冰什么都不会。他不谙熟人情世故,也没有学个正儿八经的手艺,这个滑冰不能一辈子当饭吃。没有儿女就没有依靠,就意味着遇到事情没人愿意为他出头。他越来越不适应那个社会,但是脾气还是丝毫未改,还是那么的火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折戟沉沙人易老,昔日黄花自是憔

他好不容易在一个机关里谋了个'差役'的事儿,又因他生性耿直、爱较真,跟人发生矛盾,打起架来,饭碗又被砸了。这个急性子,当真是把老爷子给害惨了。老爷子是眼睛从不揉沙子,只要稍微的看不上眼,就大打出手。

人们本就知道其无儿无女,无人为他撑腰站台,吴桐轩偏偏还爱自己找茬。在他心中,可能自己还是那个十七八岁,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可身体机能已经跟不上了。在机关里,人人工于心计,吴桐轩很不适应,就只能以暴力来抵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又怎么能是那些人的对手,受伤流血那是家常便饭。《新民报》曾写道"他受不能这浑浑噩噩的世界。他气愤到顶点,忍无可忍,竟在当年8月12日,到总布胡同口上找和他作对的人理论。双方打起架来,各有胜负,滑冰老人被带到了看守所"。

在那个年代,看守所的条件十分简陋。可想而知,这么一位老人在其中肯定是生不如死。吴桐轩得了感冒,又患了伤寒,三日未食,于9月10日,含恨而死。

因为没有家人,吴桐轩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

他把精神累硕的一面留给了后人,把心中的委屈,留给了自己。作家李敖当年在北京时,就是这位大爷的"小迷弟"。他将吴桐轩的"丹凤朝阳"、"苏秦背剑"、"夜叉探海"、"拜观音"等技法熟记于心,多年以后仍然十分怀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吴桐轩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所热爱的滑冰事业,以至于忘记了抽出时间来去打理人情世故,去学习变得圆滑。他的性格就如同他的那双冰鞋一般,尖锐而又刚强

因为无法适应那个社会,晚年只能抱着遗憾离开人世。当然,他已经留下了来过的足迹,他的绰约和风采,永远为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