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通讯员 关耳 潘忠选 摄影报道

今年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西南大学博物馆举办题为“民族风骨 战士忠魂”的馆藏全国木刻版画作品展,向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致敬。

展出现场

200幅作品首次在渝展出

15年前曾亮相首届中国黑白木刻

著名版画家、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戴政生教授在开展仪式上介绍,2006年初,即西南大学合并组建半年之际,重庆召开了“新世纪首届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众多参会艺术家围绕黑白木刻版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动员,2016年底,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由西南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21世纪首届中国黑白木刻展览”,组委会从全国各地寄送的650多件作品中评选出200余幅作品展出,在全国文化艺术界特别是美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被誉为中国版画艺术界的盛事。展览结束后,除50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外,其余200余作品全部捐赠给西南大学,成为该校博物馆馆藏作品。

“这也是此批作品时隔15年之后首次‘启封’,并第一次在重庆、在西南大学与广大读者‘见面’。”西南大学博物馆馆长窦运来在开展仪式上表示。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批版画作者中不仅有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彦涵、林军,毕业于抗战时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赵延年、陶行知艺术学校的徐匡,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李焕民、程勉、王莉莎等著名画家,也有重庆本土著名画家江碧波、戴政生以及一大批当时的中青年版画艺术家,展示了当代中国版画艺术的整体风貌。

“这个展览很特别,它是由三代版画人自己策划、创作和主办的。”戴政生教授说,此展主旨的开放、包容、先锋和前卫性,作品内容的接地气、多元、观念、诗意和探索,形式语言的个性化、技术突围,艺术表达方式、画幅尺寸自由度等,都突破了常规展览的平庸、概念、模式化等顽疾。其中:写实风格的劳苦大众塑造、黑白木刻的刀法木味探究、现代构成的当代观念融入、诗情画意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超现实的魔幻效果、节奏分明的黑白力度,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利用,三代版画家用智慧和创造力各自表述,和而不同,从而使展览面貌新颖,艺术作品质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展出现场

鲁迅倡导的木刻版画

在重庆得到好的传承

西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郑劲松说,鲁迅先生不仅在文学创作、文化批评、思想研究、翻译及古籍校勘等多个领域有着重大影响,在美术理论引进与建构方面也卓有成效,他倡导的木刻版画也曾像他的杂文一样,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匕首”“投枪”的作用。

对此,戴政生教授认为,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木刻版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今天展览的作品,已不是传统意义的版画,正是得益于鲁迅先生。

关于鲁迅与版画,戴政生教授如数家珍。他介绍说,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主办了为期六天的全国青年“木刻讲习会”,请日本版画家内山嘉吉讲授木刻技术,鲁迅先生每天提着一大包世界各国的版画和图片等,一边授课一边翻译,办展览等等。1936年,鲁迅先生在逝世前10天,大病初愈就参观了“全国第二次木刻展”,与青年版画家谈笑风声,鼓励大家在艺术创作上勇于探索,不断进取。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期间,鲁迅先生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在抗战大后方的重庆、桂林等地,美术家们拿起木刻刀做投枪,创造了世界上独具特色有作巨大战斗力和艺术震撼力的中国抗战版画。

展出现场

“鲁迅倡导的木刻版画在重庆得到最好的传承。”戴政生说,重庆的版画家继承、发扬优秀的版画传统,创造了独特的“四川黑白木刻”。近年来,西南大学的版画家在五年一度的全国美展上夺得了“金、银、铜”三次大奖,巨幅黑白木刻作品入选“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通过尚莫宗、胡定宇、王从会、朱万芳、戴政生、彭伟等几代版画家的不懈努力,版画创作的观念、内容、形式、语言、视觉效果上都有了极大突破,西南大学美术学院已经成为中国黑白木刻创作、国家重大题材版画创作、学术研究和版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本次展览期间,美术学院还将邀请在渝知名版画家召开有关鲁迅先生与木刻版画的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