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意思的事情比较多。比如华为某总裁的大瓜,平头哥搞出了高性能的服务器芯片,还有电影《长津湖》的热辣上映。

在众多的大新闻中,有一则小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是这样的。

前段时间,江苏锡山高级中学,为高一新生,搞了一次体检。

这次体检的结果,让该校的谭校长深感忧虑。

这届高一新生,一共893人,其中戴眼镜的,有774个,近视率接近87%。

这还不是最让人难以接受的。

在随后的引体向上的测试中,全体男生,平均只能完成的3.72个。其中还有132个男生,连一个也拉不起来。

要知道,这些男生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80米,完全称得上牛高马大,远超他们的父辈。

面对这样的结果,唐校长发起了一个千人,挑战1分钟50个俯卧撑的活动,要求新生从练习俯卧撑做起,每天不间断,一直到元旦,完成挑战目标。

他在动员会上说道:

“好的教育,就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教育,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和社会。”

这句话不是他的原创,但在那个情况下说出来,的确振聋发聩。

中国的孩子身高渐长,但身体素质则每况愈下,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即使横向比较,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也落到了日韩同龄人的后面。

几年前,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曾经举办过一个,名叫“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高峰论坛。

在那个论坛上,华东师大“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实验室与日本的一个机构联合发布了《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

这项报告花了3年的时间,分别在中日4个城市,对近两万名7-18岁的儿童青少年,运用同样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测试,得出了最终的结论:

“2014年和2016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体格指标(身高、体重和BMI)大部分年龄段显著高于日本;但体能指标的比较中,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早已经国人不是第一次因为这样的对比,感到震惊和担忧了。

1993年,中国青少年问题专家孙云晓,写过一篇名叫《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孙云晓直言,中日两国孩子素质的差异比较大,而中国的孩子,明显处于弱势。

他还对这个差异造成的原因,做出了自己的简析: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了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草原探险夏令营。虽然中国的孩子也非常努力,但由于教育的差异导致两国孩子的行为差异显著: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的爷爷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妈妈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日本孩子坚强的背后是日本社会各界的支持,中国孩子娇弱的背后是父母的溺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篇文章当年曾经引起轰动,可以说震撼了整个中国教育界。

从那时起,中日青少年儿童的各种比较一直未断,狼来了之声甚嚣尘下,不绝于耳。

然后,近30年过去了,中国青少年身体素质乃至意志品质落后于日本同龄人这个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这或许就是叫停补习班,为青少年减负的动因之一?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个强,不单是科学文化上的强,还要有身体和精神上的强大!

最后,我想重复一下唐校长的那段话,与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勉:

“好的教育,就应该是培养终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教育,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