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10月1日至7日,国庆假期,我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1.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暴发前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情暴发前同期的59.9%。图为国庆假期最后一天,北京故宫博物院前的游客群。
中新社发 郭海鹏摄

作为2021年最后一个旅游高峰期,“十一”黄金周交出的成绩单可谓“冰火两重天”。

“火”的一面,个别景区、目的地依旧“风景独好”,上演“人从众”戏码。例如:河南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游人如织;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约13万人见证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庄严时刻;凌晨,等着攀上山东泰山看日出的队伍仍旧排到了半山腰;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瑶山遗址公园等景区纷纷发布停售门票、限流公告……

“冰”的一面,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同比减少1.5%,恢复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情暴发前同期的59.9%。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旅游业整体发展态势正逐步恢复提升中,但今年“十一”黄金周客流量、旅游收入的同比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今年的黄金周并不是十足“黄金”。

现象与数据缘何不成正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还未彻底回暖的旅游业是否又要陷入新的冰点?

火热现象 爆冷数据

  为何出现“冰火两重天”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报复性反弹”“强劲复苏”“补偿式出游”“数据飘红”等关键词见诸报端。作为2021年最后一个旅游高峰期,这7天承载了无数旅游人对市场复苏的迫切期望和美好畅想。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微博发文称:“旅游真正的恢复,根本是世界范围内疫情的抑制”。只有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抑制,跨境游以及国内跨省游或中远程旅游才会真正地恢复,回到类同疫情暴发前人们自由出游出行的基本面。

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会长魏小安也发文坦陈了对今年“十一”黄金周的看法,认为“从实际出发,总体而言,并不理想”。他表示,“十一”黄金周是全国旅游业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行业都抱以厚望;同时,疫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旅游方式。“常态化,常态化,常态化,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必再幻想报复性消费、反弹式发展,这些幻想还是用传统模式对应,似乎疫情结束,一切已正常。”魏小安写道。

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受局部疫情影响,本地游、短途游为今年国庆假期主要出游方式。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周边游订单同比2020年增长56%。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业火热现象与爆冷数据的出现都在情理之中。“一些省区市反复出现疫情,导致多地加强了对市民出行管理的力度,如倡导国庆假期非必要不离开当地等。因此,周边游、本地游的比例要比往年高出不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距离出游也让消费者在旅游花费上难以达到往年水平。

同时,多地连续降雨也大大消减了消费者国庆假期出游的兴致。甘肃、陕西、山西等省区市出现了持续强降雨天气,许多景区不得不临时闭门谢客,这也为其国庆假期的正常营收蒙上了一层阴影。

行业进入“冬天”

  需积极应对走出低谷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让不少昔日明星目的地也“冷”了下来。

无论是地处大西北的甘肃省还是地处大西南的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抑或是长三角地区的黄山风景区、乌镇旅游区,今年国庆黄金周中长途游恢复情况均不理想。甘肃张掖七彩丹霞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3.31万人次,较2020年同期的21.14万人下降37%;西藏旅游旗下大多数景区同比2020年均有所下降;而乌镇旅游比起疫情暴发前的高峰,尚未恢复至五成;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消息称,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国庆期间该省一日游游客占游客总量的比重高达87%;黄山风景区日接待人数不及3万,远低于黄山5万人次的最大承载量……此外,大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区城市客源均不足4%。

因此,未来旅游行业发展趋势成为业界近来探讨的热门话题。

陈向宏在其个人微博还说道:“假期过后,依然要进入煎熬的冬天。盲目粉饰和缺乏理性的陶醉,只会侵蚀业内人士应对旅游业低谷的信心和耐心。”

从其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意思不难发现,陈向宏认为旅游业、旅游企业的“冬天”还没过去,从业人员需要理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这个煎熬的过程,从而走过低谷。

对于陈向宏的预判,吴丽云表示认同。她说:“现阶段,不定时散点式暴发的疫情让不少地方的出行管控更加严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消费者长距离出游的可能性;再加上国庆节过后,天气逐渐转凉,除了少数以冰雪旅游著称的目的地外,大部分旅游目的地基本迎来淡季。因此,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无论是旅游目的地还是旅游企业,都得在这个‘冬天’去好好‘熬一熬’。”

提升品质 改善模式

  激活行业发展动能

今年“十一”黄金周我国旅游人次和收入的双重下滑,也让部分从业者不得不从所谓的“补偿式出游、报复性反弹”的美梦中清醒过来,认真思考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国旅游业格局的真正走向以及消费者究竟需要怎样的旅游产品?

魏小安对今年国庆黄金周的分析中,提到疫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旅游方式。城市休闲、乡村度假、短途流动、追求新奇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也有可能成为长期现象,从而形成规律。他认为,不能以少数地区旅游业的兴旺火爆来以偏概全,市场起起伏伏是正常的,企业有生有死也是正常的。现在真正需要研究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旅游格局大变化的背景之下,如何形成新的思路和对应措施。“大众化旅游首先强调规模,所以也只能在满足大众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品质。”在魏小安看来,大众旅游的品质化提升是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都追求高端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只能按照市场需要,形成高端、中端和大众化的产品体系,由高端拉动中低端,用新产品带动老产品。

实际上,尽管从省级数据来看,消费者本身的消费热情并不高,但诸如开元森泊等度假产品,以及环球影城、迪士尼、长隆等主题乐园和海南免税的表现都极为亮眼,相关数据显示,其收入甚至反超2019年。这意味着人们在满足基础功能需求后,高级文化体验类消费需求日趋增多,但与之相对应的高品质主题体验产品却很少。

因此,吴丽云认为:“一方面,产品供给端仍需不断升级,在休闲度假游逐渐成为主流的当下,像高端的、有品质的民宿产品还是极受市场欢迎的;另一方面,在出境游暂不开放的情况下,旅行社和旅游企业可以深耕本地游、周边游,通过新的路线组合或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来进一步开拓市场,如春秋旅游的微游上海产品等。”

记者: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