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传统文化起源问题,在中国与韩国之间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争议,不仅仅是中国,其它国家与韩国也出现过争议。

日本与韩国媒体就樱花究竟起源于哪个地方打起了仗,而中国樱花协会也就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声明樱花起源地是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韩文化申请遗产之争"轰轰烈烈持续了很多年,关键是韩国人热衷于申遗的背后,申请的项目都是发源于中国,代代相传保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到最后却被韩国抢先申遗

王其亨是中国建筑专业的一名老教授,为了拾起中国古建筑的历史底蕴,找回中国古建筑的尊严,他曾慷慨激昂地说,"出门就被车撞死,我也无憾",为了这个目标,他整整花了3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抢"得不亦乐乎的文化遗产申请项目

在韩国的存在着这样的一些说法,活字印刷术发源于韩国,甲骨文是从韩国传入中原大陆的,甚至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诸神们,都因为曾经在韩国高丽时代的古墓壁画中出现过,最后这些神话故事就成为了韩国的起源。

喜欢看韩剧的人也会发现,在韩国的历史剧中,高丽国成为了俯瞰世界的大国,处于同一时代的唐朝却成为了跟随高句丽的附属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5年韩国端午申遗成功,中国一片群情激愤,端午是中国几千年前的文化积累,是中国人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定的节日。随着文化的传播,端午节这一概念才被引入韩国。

而在文化遗产的申请上,韩国却捷足先登,抢先一步认定了文化遗产,这一行为,无疑让中国文化多了一份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热衷于申遗的韩国:韩国人的民族优越感

那么在热衷于申请文化遗产的韩国人印象的表象背后,传达的是怎样的韩国人情怀呢?从端午祭的申遗项目开始,一直到他们持续不断的申请各种源于中国带有鲜明韩国特色的文化遗产项目,可以看出韩国人对于民族文化是相当重视的。

早在1967年就将"江陵端午祭"指定为韩国第十三号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和重要无形文物,并从那个时间点开始,每年定期长期举行庆祝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韩国,中国在对待自己民族文化的时候就稍显懈怠,因为这些文化遗产作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最后却都被别人抢了先,成为了别人创造的文化,打上了别人的烙印。

韩国人的民族优越感抢占了原本起源于中国的文化遗产,原本属于中国历史的果实如今还需要和不相关的人争抢得到,然而与韩国的争夺和刺激也许并不是坏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不重视、不爱护,让我们发现了过去对自身文化保护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王其亨教授:救中国风水文化遗产于水火之中

在中国浙江省一处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时,韩国的"新儒书院"也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人看到儒家书院就愤懑不已,明明都是中国的东西最终为什么都被韩国抢走了?

岳麓书院前院长认为很遗憾,"儒家书院起源于中国,应该作为一个整体去申遗。"面对韩国一而再再而三地抢先申遗,中国人在表达愤慨的同时只能遗憾和后悔没有提前准备申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2006年,韩国要申报"风水"文化遗产项目,听到这个消益,中国的一位老教授再也坐不住了,"风水师中国几千年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最后怎么就变成韩国的了?"

为了为中国风水和建筑正名,王其亨教授风尘仆仆的赶到韩国,将相关的历史原件和文物排开,质问韩国,这是中国三千年前的文物,你们有吗?直问得韩国申遗项目负责人哑口无言。从那以后,韩国再也没有提过要申请风水文化遗产项目的事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力挽狂澜的英雄:重塑中国古建筑文化自信

中国一直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文化自信,而中国人似乎总是对自己的文化不够重视,不够爱护,只能够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不太优秀的方面,反而错失了传承和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最后只能遗憾的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本国文化打上别国的烙印。

而王其亨教授在韩国申遗这件事上,始终咽不下这口气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历史的追索,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只有小脚、宫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琴棋书画,古建筑,发明和文物,凡是在西方世界中能够找寻到的,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也一定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作为中国人,却不知道颐和园是谁设计的,不知道这些优秀的中国古建筑的美、来源和内涵,王其亨教授在耄耋之年仍旧在研究和整理古建筑的相关资料,从开始着手研究开始。

36年的时间里,坐过冷板凳,但他从来不喊苦喊累,只是因为他心中怀有的信念,为中国古建筑正名。

王其亨教授曾说过,将中国古建筑文化研究透彻之后,就算出门被车撞死,我也没有遗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其亨教授为我们点燃了复兴中华文化的火炬,为我们铺设了文化自信的道路,作为年轻人,应该明白中国与中国人是一体的,如果连中国人都不接纳自己的历史文化,不以自己的历史积淀为荣,不对自己充满信心,那中国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只能走向黑暗。

我们在紧紧跟随的同时也应该怀揣着自豪,对中国,对传统文化,更要怀揣着对像王其亨这样优秀的民族文化英雄们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