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双举海参亲子红色研学游活动走进乳山市诸往镇下石硼村。在这里,孩子们走进田野,体验美丽乡村的乐趣;走近红色遗址,感受红色文化。
10月19日,双举海参志愿者再次来到下石硼村,花费近两万元购买村里自产的农产品。这些农产品被李双举带回后,送给社区一些老党员和居民,让大家共同品尝“公益果实”的美味。
带员工子女研学 在农村“结亲戚”
有了之前带员工子女到下石硼村研学的经历,10月19日上午再次来到下石硼村,李双举熟门熟路地向同行的志愿者介绍起这个美丽乡村的人情风物。
村子的核心地带是红色文化留下的痕迹。下石硼村紧邻马石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1938年这里就是革命根据地,设在村里的被服厂、枪械所等成为支援前线的一股重要力量,下石硼村有“红色密营”之称。在解说员带领下,李双举和员工们参观了胶东人民兵工历史陈列馆、北海银行历史陈列馆等旧址和历史陈列馆,在红色遗迹中感受战争年代党民同心、共克时艰、稳定后方、支援前线的壮举。
再走红色之旅,李双举和双举海参志愿者来到村民王守奎家中探望。李双举将准备好的慰问金送到王守奎老伴手中,老两口连连表达谢意。“早就听村里人说起你们,你们都是好心人。”王守奎说。王守奎的老伴身有残疾常年卧床,双举海参此举,让老两口倍感温暖。
据村民讲,此前的亲子红色研学游活动中,李双举给村里的王元江家中送去慰问金。正是那次善心之举,“中国好人”李双举和双举海参乐善好施的名声就在村里传开了。
同行的志愿者陈国法,是山东正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双举海参两次下石硼村公益活动的牵线人。“早就听说双举海参的公益义举,之前的研学我就感受到李双举的善心,没想到他一直在做好事。”陈国法说,他愿意加入双举海参公益行动中来,一起做好事。
再次串门“走亲戚” 义购助农送温暖
下石硼村的很多农产品已收获,但因交通不便,如何售卖成了问题。“我们筹划活动之初就已经做好了准备,要多买一些农产品带回去。”双举海参的志愿者万飞霏说。
双举海参志愿者对村里农产品了如指掌,这里有山地产的板栗、地瓜、芋头、小米,品质都非常好,还有南瓜、蜂蜜、苹果等特色农产品。“我们每样都买了不少,运回城里,送给老党员、社区居民,让他们也品尝一下红色土地孕育出来的农产品。”志愿者李巧燕边说边与李彩卿一起往车上运。当天,双举海参共买了近两万元的农产品。
整理好买来的农产品,10月20日,李双举一行来到环翠楼街道西北村社区85岁老党员赵吉泉家。“赵老,我们给您带点土特产。”在赵吉泉家,李双举热情地拉着老人的手拉起了家常,讲起了他在下石硼村见到的红色遗迹,讲起了心中对红色文化的感受。赵吉泉也打开了话匣子,“咱不能忘本啊,这都是党和政府领导得好。”赵吉泉给李双举及双举海参志愿者讲起了自己年轻时的奋斗故事,大家受益匪浅。
“双举海参美名扬,我不出门都知道你们总是做好事。”当李双举一行来到环翠楼街道西北村社区居民黄学玉家中时,这位94岁的老人笑呵呵地说,社区老邻居们都知道双举海参做了很多公益,李双举是“中国好人”。
“亲戚”将常来常往 公益助农脚步不停
李双举公益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一直行走在播撒爱心的道路上。“中国好人”的善行义举感染了很多人,助力社会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带动了更多人走上公益之路。
双举海参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通过助学、助残、开展公益活动等形式,扶危济困,帮助弱势群体,助力精准扶贫,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李双举坚持12年为残疾人士圆梦,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坚持24年助学,已为我市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捐赠梦想基金累计200万元,受助者3000多人次。
李双举说,24年走下来,他从来不是一个人在前行。从最开始个人捐助学生,到后来双举海参的员工、加盟店的人员参与,再到现在助残、助老、助困,“中国好人”引领着更多后来者一同努力、传递爱心,激励着更多普通人“讲奉献 做好人”。
到下石硼村“走亲戚”是双举海参公益助农的新举措,未来,李双举将会带动更多人,走进下石硼村,走进威海更多美丽的村庄,将公益之火照耀更多当地村民,共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从这些美丽乡村、从质朴的村民、从深厚的文化中,汲取催人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威海晚报记者 张玉婷 文 王晓 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