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们对于心脏病的印象都认为跟血块、斑块有关系,事实上血管没有阻塞也可能有心血管疾病。

在临床上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至少有1/5的人动脉无明显阻塞,却明显感到胸痛,这样的现象在女性中更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大常见“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四大常见“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一般的冠状动脉疾病主要是通过斑块,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使动脉“狭窄”或“阻塞”,但动脉即使不阻塞也会出现其他问题,比较常见的四个病因有:

1.内皮功能障碍

动脉内壁的问题导致不适当的收缩。

2.冠状血管痉挛

是平滑肌细胞引起的收缩。

3.微血管功能障碍

冠状动脉小分支的功能障碍。

4.心肌桥

心肌覆盖挤压,很常见大多数不会引起任何问题,但有些会引起胸痛和心律不整。

以上的情况也会引起跟“阻塞性疾病”相同的症状,这类患者动脉“无”明显阻塞,加上导管检查正常,常导致不易诊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阻塞性”症状在某些时段特别明显

“非阻塞性”症状在某些时段特别明显

怎么区分跟一般的心脏病有什么不同?

这种胸痛通常发生在活动时或情绪紧张时,一旦活动或精神压力结束,疼痛通常会消失,但有时候疼痛也会超过10分钟或更长时间。

而冠状动脉痉挛的特点就是它通常在休息时引起胸痛,尤其是在入睡后及清晨时容易发生。其他症状包括背部、手臂或下巴疼痛、呼吸困难、全身倦怠无力、头晕、心悸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阻塞性”诊断相对不易

“非阻塞性”诊断相对不易

内皮功能障碍和微血管功能障碍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常见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引起的,包括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肥胖等。而冠状动脉痉挛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是由于心脏动脉敏感而过度导致收缩所致。心肌桥是一种常见的先分天性解剖学变异,目前还不清楚为何有些人与生俱来就有,而有些人则没有。

对于临床医师要诊断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依赖于在“心导管检查”的检查,在心导管检查前,医生会评估病患的风险因素、记录病史,并进行身体检查,以全面了解病人的健康情况,还可能会安排心电图、心脏彩超、CT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核磁共振、心脏核医学检查等。

如果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是由内皮或微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的,改变生活方式以及控制风险因素可以提供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