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大家好,上一篇写道做基本面分析的第一步是为什么要看“天”,本篇内容主要是说如何看“天”,从那些方面去看“天”。

有大环境经济周期的“天”,有行业发展周期的“天”我们可以那几个方面去把握如何看“天”。看国家产业政策和经济政策方面是否有相关规划和政策制定。比如今年的反垄断调查,房住不炒,中美贸易战,K12教育的改革,游戏行业的治理等等一件件就是针对相关行业的“天”。舆论和政策频繁输出针对某个行业这个时候就不是介入时期,也不能看所谓的技术分析进行左侧抄底交易一定要等到事件缓和相关事项落地,基本面有好转才可介入进行右侧交易。时刻关注官媒的文章和社论,把握行业的相关政策要点。反垄断调查针对阿里、美团、滴滴的调查介入,针对腾讯、B站、网易的游戏平台监管,未成年的上线时间家长对游戏平台的控诉,对学科教育的治理多个不允许对校外学科教育公司的性质改变。医疗和医药行业的集采政策,相关中标企业的产品价格下降有达到80%-90%的,平均下来六轮医药和医疗集采的平均产品降幅达到55%,所以对于医药和医疗行业今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们之前熟知的医药代表,医药营销费用这些情况以后可能会看不见,医药集采彻底改变医药行业的前途,我预期中国不会出现十分巨大的医药行业对比美国的辉瑞、强生这样的因为我们体制决定。这些政策的出台都是对相关行业产生深刻影响的事件,是相关行业的“天”由晴天变为阴天下雨甚至是狂风暴雨。一定等政策的落定,处罚落定基本面才有缓和的可能千万不可单纯去看技术面进行左侧抄底。

说了行业这些调整政策我们也要看到行业的支持政策的出台,例如碳中和的目标规划,对于科技强国的产业发展规划,国家大基金的入股相关公司推动企业在技术方面发展。举国之力发展科技产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芯片等高端科技行业的发展规划。这些行业政策的推出制定推动对于相关行业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行业内相关公司长足发展带来了制度的肯定和保证。例如目前科创板的发展,科创板目前是两市研发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最高的板块,科创50指数的公司在披露完的半年报里面利润增速都是全市场最快最高的这离不开国家层面对科技公司的相关行业支持政策的发布和推动。碳中和的规划目标的提出来,清洁能源的发电替代都是未来三五年时间国家长期推动的产业更新和革命,对于相关的上市公司来说也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产业政策的“天”是我们看一个行业的必要因素,只有积极推动高速发展的行业才会诞生股价持续增长的上市公司,才可选出优质的公司。

对于我们经济周期的“天”,通过一些经济数据去分析和判断。例如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高企(超过3%)我们要考虑是不是通胀了是不是会加息,低于1%是不是消费意愿不强,经济较为疲软大家捂紧钱包。PPI数据(生产价格指数)用来判断工业生产原料的景气程度,增长说明生产良好经济良好,但是也要防止PPI数据较高CPI数据疲弱的情况,例如现在,说明原料价格飞涨产成品和居民消费意愿不强,把经济憋住可能导致滞涨没有做到产销两旺,产销两旺才是经济增长的良性情况,不是形成剪刀差要同向变动。过快过高说明经济有过热的风险。还有几个经济指标PMI(采购经理指数)GDP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存款准备金率,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基准贷款利率等等这些经济指标串起来就是我们去看经济周期的依据。例如PMI数据,以50荣枯线为基准以上说明经济良好,以下说明经济疲弱需要有刺激政策出台来提升经济。加息降息用来调控经济冷热程度,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如此。等等这些经济指标我们需要串起来去分析和研究当前经济处于什么周期状态,而不是只用单个指标来看和分析。

最后就是外部的因素,例如大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好坏例如中美、中俄、以及中欧之间。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导致双方在经济领域进行一些政策措施,加征关税、反倾销税、或者是禁止进口某国的产品,对他国企业在本国上市加重政策监管等等这些都是政治因素导致的经济变化以及相关行业的变化。外部的政治因素变化会促使本国政府对于某些行业进行全面扶持和推动发展的规划出台,导致行业在三五年时间内产生巨变从而产生大公司,外部的政治因素反而是我们最无能为力的。大家在研究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相关因素的发生一定及时的进行规避和寻找行业替代,不要寄希望于短时间内会解决。

今天的文章内容就写到这里,很多投资者估计会问你说的这些我从哪里可以找到看到呢?其实很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每天看19点的新闻联播,关注官媒的文章和社论把握风口转向。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可以看到那些经济数据指标的公布可以用来分析研究,在国家发改委的网站上可以看到行业规划发布和重大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文件发布。这些都是我们身边的信息,大家只要用心即可获取。谢谢大家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意见,不应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投资者需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