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师而言,职称评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关乎着大家的薪资待遇,也关乎着今后的发展前途。所以每一年的职称评定教师们都会精心准备,期待自己能够早日评上心仪的职称。

不过既然需要评定,那么就不可能所有人都能评上,自然需要经过一定的筛选、评比,最终让那些真正优秀的教师评上职称,让他们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

而职称评定的过程一定要确保公平公正,这样才能让所有教师都心服口服,不然大家内心难免会有所怨言,甚至会直接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

比如河南的“姚老师”事件,就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让大家开始好奇教师的职称评定究竟是怎样的流程,以及其中是否存在可操作性的空间。究竟是姚老师自己的问题,还是姚老师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先来回顾下姚老师事件的大致经过,2020年10月,姚老师所在的学校组织职称评选,将从17名教师中评选出6人,可以看到这个淘汰比例还是蛮高的。而姚老师便是这17人之一。

整个评选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基础评分,这一部分是基于客观事实,比如你获得了什么荣誉,发表了什么论文,当了多少年班主任,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等等。只要能拿出相应的凭据,就能获得相应的得分,所以这一部分是最公平的部分。

最终姚老师在这个环节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也正因为如此,姚老师以为自己这一次成功评选概率较高,然而她并没有想到会在第二环节功亏一篑。

第二个环节是民主测评环节,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比主观性较强,因为有打分和投票环节。所以这时候既拼实力,也拼人缘。

然而经过3项民主测评之后,姚老师仅获得4.87分,在17名参选教师中国排在第12位。

最终计算综合得分,姚老师恰好位于第7位,然而最终只评选6个名额, 也就意味着姚老师落选了。而这也是她连续7年落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让姚老师没想到的是,之前基础评分排在第11位和第16位的两位老师,经过民主测评后成功当选,而她自己即便是基础评分排在第2位,也只能望洋兴叹。

对于这样一个最终结果,姚老师自然心有不甘,于是她便在网络上发声,质疑学校职称评选过程不规范,不公平。

随着此事的曝光,网友们热议不断,其中支持姚老师的占大多数,不少教师也纷纷表示自己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尴尬情况,倍感无奈。

随着此事关注度不断升高,当地也成立了相应的调查组对此展开调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评审过程并没有违纪违规,只是部分地方存在一些小瑕疵,比如当选人员名单没公示等等。

对于这样一个调查结果,姚老师自然不满意,于是又继续向教育部门申诉,她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自己争取一点希望,然而教育部门迟迟未回复,这导致姚老师直接将教育局告上了法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不论是一审、二审还是再审,姚老师的起诉都被驳回了。

最终迫于无奈,姚老师只得向检察院递交抗诉申请书,如果最终依然还是同样的结果,那么姚老师将无法再通过法律途径来起诉教育局。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姚老师的做法,在吸引大量关注的同时,也让她的处境十分尴尬,已经对她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比如在其学校2020—2021学年师德考核中,全校231名教师,唯独姚老师一人师德考核不合格,这样的结果让姚老师显得特别显眼,同时也倍感讽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为什么最终会是考核不合格的结果,校方给出的解释是她曾受到了警告处分,所以考核不合格。

也正是因为师德考核不合格,导致姚老师今年不具备参加职称评选的资格。对此姚老师倍感无奈,同时心中也有一些困惑。

比如学校的校长、政教处主任等也受到了处分,但是他们师德考核却是合格。

此外,姚老师还晒出了自己的师德师风证书,从证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在2019年,姚老师在师德征文比赛中,撰写的文章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结果2年过去,自己反而背上了一个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标签。让人唏嘘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姚老师虽然表示仍会继续维权,但是她是否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将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最后,大家如何看待姚老师的遭遇以及她维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