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曾经说:"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近代以来,中国承载的记忆成为了横亘在每个中华儿女心间的痛,众人皆不敢回忆。然而也正是这种痛,让中国更加坚毅挺拔,成就了如今的中国。
1972年,中国在黄海海域进行了一场秘密的打捞,一艘沉没了40年的英国"海神"号新型潜艇,再次走进了公众的视野中。
英国的潜艇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国黄海海域?这艘英国的潜艇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跟随本文一起,直击英国的"海上之神"海神号,揭秘1931年在中国黄海沉没真相。
强占威海卫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直处于列强的侵略与压迫之下,在中国与各个西方国家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之中,中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尤为密切。
第一个打破中国的国门,第一个在中华大地之上肆虐的列强,第一个取得在华特权的侵略者,中国的侵略历史,从英国开始,愈演愈烈。
1398年,明朝皇帝为了抵抗倭寇的侵略设置了威海卫,也就是如今位于山东半岛的威海市。皇帝希望这个地区的军队能够威震海疆,遂取名为威海卫。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从山东半岛地区登陆,企图对威海卫地区进行强攻。对于中国而言,威海卫是一个重要的海防基地。
为了维护海上安全,清政府在青岛和烟台设立了军事基地,而威海卫与两个军事基地形成了一个三角区域,东部接近朝鲜半岛和日本的海岛,濒临黄海海域,这里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中国统治者十分看重威海卫,因此这里的军事部署始终严密,对于日本侵略者来说,强攻威海卫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慎重考虑之后,日本选择从荣成湾登陆,召集25艘军舰,2.5万陆军,兵分两路,海上、路上同时进攻,双面夹击。
洋务运动之后,清政府培养了三只强大的海军,其中尤以北洋舰队势力强大。然而日本陆上、海上进攻十分迅猛,清朝海军在装备上十分落后,人员不足,敌方火力的压制之下,我方北洋舰队节节败退。
不久之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本成功取得了威海卫的统治权。彼时的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众多西方国家都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夺在华特权,对于清政府来说,割地、赔款的要求已经屡见不鲜。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一直占据着威海卫,然而这个军事重地的吸引力太大,英国也蠢蠢欲动。
在双方交涉之后,英国最终获得了威海卫的统治权。1989年,日本从威海卫撤兵,威海卫也正式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同年,英国在威海卫地区建立了皇家海军训练基地,威海卫的军事武装水平达到了巅峰。
作为京津地区的重要门户,威海卫实在是发展经济的好地方,大量的英国人乘船来到威海卫地区,他们在当地建设工厂,自此,威海卫在英国的统治之下度过了32年的时光。
1921年,为了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海军力量对比差异,缓解各个国家之间的冲突,英国、美国、日本、中国等九个国家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召开。
会议之上,中国代表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诉求,中国希望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归还中国的租地,却遭到了各个国家的强烈反对。威海卫对中国意义重大,为了夺回这一领土,中国与英国进行了长达8年的斗争。
那时候的中国依旧十分落后,面对态度强硬的英国,我们几乎毫无还手之力。1930年10月,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谈判之后,中国终于收回了威海卫的统治权。令人气愤的是,英国虽然答应归还威海卫,却对中国提出了另一个条件:租借刘公岛10年。
中国答应了英国强租刘公岛的要求,英国在岛上建立了新的军事基地。为了震慑中国,也为了炫耀自己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英国派遣了大量的军舰,海神号就是其中之一。
海上之神
1931年6月9日,英国的海神号在距离威海卫20海里的地区航行,开始了海上训练。起初士兵们指挥着海神号浮潜,任务圆满完成,接下来进行的是发射鱼雷的训练。
然而那时候海上状况复杂,浓雾密布,而海神号上大多都是英国的新兵,因为操作方式的失误,船舰偏离了原本的航线。混乱之中,海神号与中国的一条运煤船相撞。
此次撞击的力度极大,海神号的指挥台被破坏,整个船身侧翻,大量的海水涌入海神号,船舰开始慢慢下沉。运煤船眼见形势不妙将救生艇放下,海神号上的英国士兵迅速转移,最终31名船员成功登上救生艇,16人在事故之中丧生。
撞击发生之后,幸存的8名船员游到了潜艇前端的鱼雷舱,暂时保住了性命。然而这8名幸存者始终命悬一线,海神号已经失去了浮潜的能力,幸存者们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逃出海神号的鱼雷舱,重新回到海面上。
36米的海底海水的压力已经很强,幸存者们无法打开舱门。更致命的是,海神号船体破裂,外界大量的水向内涌入,如果人们没有采取行动,必然难逃被淹死的命运。不久之后,海神号已经下潜到了40米深的海底,这是幸存者们唯一的逃生机会。
如何在此情况下自救?幸存者们绞尽脑汁。一筹莫展之际,人们意外发现了存放在储物柜的水下逃生面具。1927年,英国人戴维斯耗尽心血研制出了发生海难的时候可以帮助人们逃脱的面具。
戴维斯在面具上装备了一个可以供人们在水下呼吸30分钟的高压氧气瓶,同时这种面具还可以起到防毒的作用。按照戴维斯的说法,海上逃生面具装备了减速伞,当人们从海底向上游的过程中,这个装置可以帮助人们减缓上升的速度。
如此,人们便有了足够的时间让自己的身体适应外界水压的变化,以防水压差给人们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这种装置并没有大面积地投入使用,同时戴维斯研制的面具还是一个半成品,它并没有被证明有效。尽管人们彷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却依旧心中没底。
幸存者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打开鱼雷舱逃生,然而内外水压的变化让他们无法使用蛮力。为了实现内外水压的平衡,人们打开了海神号的通海阀,大量的海水开始涌入鱼雷舱之中。幸存者们反复尝试了多次,终于将鱼雷舱的舱门打开。
舱门能够通过的人数十分有限,第一批幸存人员带着海上逃生面具离开。在幸存者向外逃离的过程中,海神号内外部的水压再次不平衡,人们只能再次等待。一个小时之后,鱼雷舱的内外部压力再次平衡,第二批次的幸存者也浮上海面。不久之后,第三批次的幸存者也成功逃脱。
海神号发生事故的消息传到了英国海军的大本营,英国迅速派遣了航空母舰前去支援,搜救沉船事故的幸存者。那时候的海上搜救技术尚未成熟,尽管英国的航空母舰有着先进的设备,却依旧无法在偌大的海面上找到失踪者的踪迹。
航空母舰在航行过程中,第一批水下的幸存者浮潜上来,然而其中两名幸存者上升速度太快,在露出水面的那一刻,他们的肺部受到了强大的挤压窒息而死。
尽管第二批、第三批幸存者也成功地逃离了鱼雷舱,但是航空母舰始终未曾搜救到他们。在这场生死追击战中,8名逃生者最终存活4人。
海神号在黄海的沉没让英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英国却并不是一无所获。在此之前,戴维斯的海上逃生装置虽然研制成功,但是却一直未经证实。
发生海难的几率并不大,生命珍贵,没有人愿意以身犯险,也正因如此,逃生装置是否有效对人们来说始终是个未知数。海神号的事故给英国人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个大规模推广戴维斯海上逃生装置的机会。
事实证明,海上逃生装置确实对遭遇海难的人来说意义重大。1941年,英国的潜艇帕尔修斯号在地中海航行的过程中触礁沉没,潜艇内部的幸存者依靠海上逃生装置从深度52米的海里逃生。
在此次海难发生之后,英国海军加强了安全保护措施,他们增加了戴维斯海上逃生装置的数量。
与此同时,英国人改进了船舰的结构,他们在船体的两侧设置了两个逃生舱。海神号海军还加强了对船员的训练,每一个在船舰上的士兵都必须能够熟练地使用逃生装置。
伤痛与启示
海神号在黄海地区的沉没真相渐渐被众人知晓,惋惜之余,人们也得到了众多的启示。
一方面,国家实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话语权,也对国家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得知海神号沉船的真相之前,人们十分疑惑,一个来自于英国的船舰,为什么会在中国黄海地区沉没?而当人们真正了解那段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它承载了中国太多的伤痛记忆。
中国尚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面对外国的侵略,中国始终在反抗,却收效甚微。威海卫原本就是中国的领土,却在列强控制之下走过了几十年的时光,那时候的中国没有话语权,面对英国的频繁挑衅也只能承受。海神号在中国黄海海域大肆炫耀的时候,中国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穷二白到实现飞跃,从任人宰割变成军事强国,中国终于洗刷了百年的屈辱,真正扬眉吐气。
如今的中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强大的海军让领海权有了保障。中国海军训练有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的中国感谢曾经的英国与英国船舰。他们赤裸裸的炫耀曾经激发了中国人强烈的自尊,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人奋起反击,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任何人都无法袖手旁观。
如果人们并未直面海神号带来的巨大冲击,中国或许依旧沉浸在北洋舰队强大的迷梦之中,正所谓知耻而后勇,如果没有知耻,更没有后来的中国崛起。
另一方面,不是在国家相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众人看来,海难无法避免,英国军队引以为傲的海神号未免太过不堪一击。
1930年,海神号正式服役于英国海军,那时候的海神号被英国人吹捧为世界上前卫的潜艇,战斗力所向披靡。
海神号的排水量为1475吨,全长大约96米,宽度为9米,航速175节,柴油发动机的驱动力极大。如此气派的海神号让中国人十分羡慕,然而其轻而易举的沉没也让人不免惋惜。
与海神号相撞的船只究竟是怎样的存在?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威力?
那艘将海神号击沉的运煤船在1889年的英国投入使用,起初属于东南亚的蒸汽导航公司。
不久之后,商船被中国船舶公司收购,成为了一条商用船只。英国人对自己制造的商船充满信心,沉船事故发生的时候,该船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历史,却依旧完好无损。
一个普通公司生产的普通船只竟然将英国大名鼎鼎的海神号击沉,这着实让人们十分疑惑。海神号是否究竟真的如同英国人口中那般辉煌?纵使英国将海神号捧在极高的位置上,当真正的灾难降临的时候,所有的谎言都会原形毕露。
海神号沉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然而人们也从中懂得了未雨绸缪。不论是英国人的海上逃生装置还是之后关于海难所作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根本的目的都是将各项损失降到最低。生命只有一次,无比珍贵,人们应当加倍珍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