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育人,而不是“育分”。自“双减”意见出台,学校回归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双减”政策在于减轻学生、教师一味“逐分”的教学负担,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也对教师“教书育人”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初中阶段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适应“双减”政策的新要求,及时调整科学适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健康、快乐、全面中学习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正确理解“双减”真谛,主动适用新变化新要求

为何要“双减”?如何理解“双减”?作为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正确理解“减”和“增”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双减”的目的是使教育回归公益的本真和育人的真谛;“双减”是一个耗时费力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双减”抓住了“课堂教学质量”这个根本,教师的第一战场是课堂,教好书是师者之天职;“双减”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使“五育并举”变得可能,激励学生锻造确定的能力,以应对不确定的世界;“双减”之后学生需要高质量的家长陪伴,课后服务亟需转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注重课程规划

首先,在英语课堂上要更多倾向于师生、生生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训练式等有针对性地教学,将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在教学环节中有层次有步骤地解决,做好主题语境下“目标语言、问题解决、情境活动、表现性评价”四个贯穿始终,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提升学生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力争做到语言能力和意义建构同步发展。要利用课堂主阵地,讲课要适当地留白,要精心安排,在练习的环节或者教学的过程当中收集的反馈信息要及时地纠错或者查漏补缺,尽量减少课后的书面作业。

其次,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外语作业不是靠“写”出来的,而是靠“用”出来的。用它有情景,不仅要写还要说出来,所以这个作业不一定就是靠书面来完成。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水平可以布置基础性、拓展性和个性化作业。基础性侧重单词、短语、目标句型及对语篇的基本理解,形式可以有背诵、默写、仿写等。拓展性内容强调在问题解决中训练思维的发展,形式可以有手抄报、思维导图等。个性化作业侧重因材施教,形式可以有演讲、歌曲、主题表演等。布置作业后最好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试做一遍,预估下布置多少作业才是最合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丰富课外教学活动,培养好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节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开展课外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交流,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进行组织,加强课外辅导和个别辅导。如,充分利用早读课的时间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听、说、读、写训练皆可。再如,培养“小助手”,把班级分为八个小组,每组一名组长, 要求他们主动帮助基础差的学生,不要嘲笑他们的错误,耐心地教他们读和说,以此带动班上落后学生。成绩进步者及时奖励,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言需要阅读的积累,阅读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教师从点滴做起,通过营造课外阅读环境的方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初中是学生全面深入接触英语这门课程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应结合英语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等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并营造出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中注重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行为,通过引导传授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促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并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于学生而言,在新学期里要以兴趣为契机,多结合生活实际,学会运用语言,注重养成良好倾听的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和正确记忆单词的习惯,做到享受英语学习的过程相信就会收获满满。(袁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