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沈奇 安然

将进入冬季用电高峰,官方也说短期内用电紧张将继续。

情况挺严重,过了热搜期再说这个话题,因为看看应对政策更有意义。

01沸沸扬扬的“拉闸限电”

01沸沸扬扬的“拉闸限电”

5月份云南、四川、广东开启限电措施,7月限电范围迅速扩大至11个省,其后限电停产甚至停电越演越烈,9月中下旬已有20多个省均启动了有序用电、错峰用电,在东北更是波及到了民用领域,拉闸限电持续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限电在国内外都并非新鲜事,近十年日本、韩国、法国、印度等都曾因各种因素而大规模限电,国内不说2008年雪灾时候,逢用电高峰有序用电算是常规操作,大规模限电政策今年也不是第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轮限电之所以如此高关注,除了有些被炒作之外,主要因为政策、环境背景更复杂,限产力度更大,订单在手的时候“开三停三”、“开二停五”确实容易激起情绪。

02中国电力供需情况

02中国电力供需情况

按说我们现在发电能力世界第一,输变电能力还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保障民用电和相当水平的工业用电应该没有问题。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1年)数据表明,2018-2020年全口径发电量均超过全社会用电量3%以上,并不存在缺口。2020年底全国发电装机突破22亿千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火电仍然是主要电力来源,2021上半年火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757万千瓦,占上半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33.87%。2021年1月至8月,火力发电量累计值占全国发电量累计值的比重为71.9%(2020年为68.5%)。

各省电力自给程度差异很大,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大省,既是发电大省,也是用电大省,但由于经济实力突出、工业发展迅猛,自身的发电难以覆盖用电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多重因素造成的供给不足

03多重因素造成的供给不足

首先是用电需求增长迅猛,国外对我国产品需求随着疫情恢复而放大,1-8月全国进出口、出口、进口金额分别为24.78、13.56、11.2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绝对发电量538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而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比发电量增速高2.5个百分点。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今年以来被多部门提到,两高产业产能过剩的电力消耗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1-8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19768.8万吨,较去年同期降2306.2万吨,同比下降10.3%;1-8月国内累计原煤产量为259724万吨,同比增量14682.2万吨,同比增长率4.4%。据煤炭资讯网数据,截止今年6月底,全国煤炭企业库存5000万吨,较2020年底减少了300万吨,较2019年10月底减少了1400万吨,库存消耗原因更多是集中在了消费侧,供需增长的缺口推动煤价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力定价体制不顺,亏损导致发电积极性不高也是重要原因。“煤炭的绝对价格已处于2008年以来的高位”,动力煤主力合约价格2月份时曾在不到600元/吨,9月涨幅为59.82%,10月已突破1900元/吨,仍是供不应求,下游电价没有相应体现成本上涨,发一度亏一度的电厂发电积极性下降在所难免。

风电、水电等供应不足,未能形成有效补充。1-8月风力发电量同比增达28.1%,但总量仅3651亿千瓦时,水力发电量7617亿千瓦时,同比是下降1%。

加上主管部门对部分省市上半年减排情况进行约谈警告,也导致减排措施加码,部分地区甚至有动作过大的情况存在,但并未到影响电力供需,形成结构性矛盾的程度。

煤价上涨、电力定价不顺造成的供给不足应该是本轮限电的主因,需求侧的快速增长显著扩大了供给缺口。

04电力紧张仍将一定程度持续

04电力紧张仍将一定程度持续

进入四季度,冬季本身就是一个能源消耗高峰,供需因素变动短期趋势不改。制造产业的调整需要一个时期;三四季度专项债发行加快,并要求相关项目在年底年初形成新的工程量,恐将继续支撑建材和能源的需求,都意味着电力紧张仍将一定程度持续。

9月底发改委表态定调:坚持"限电不拉闸",严格保障民生和重要用户用电,必须坚持"用户知情、合同约定"。会同有关方面重点从六个方面采取措施,确保今冬明春能源稳定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西与14个省区市签订了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内蒙古能源局下发紧急通知大力增加煤炭产能。运输方面,发改委和国铁集团以专项通知的形式增加对新释放煤炭产能的运力保障。

10月8日的国常会,在释放煤产能,推进风电和光伏等基地建设等增加供给手段之外,提出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大了煤电价格浮动范围。会议内容迅速被落实,10月12日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05总结

05总结

任何一次危机都是新机遇的起点,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碳达峰战略的推进,电力供需结构的调整也会带来新的机遇。

短期看,限电潮主要始于电力供应紧张,从而电力供应的企业应该会迎来一个暖冬,煤炭供给、运输,新能源电力直接受益。同时更长期看,电力储能行业有望成为一个更值得关注的行业。

限电对制造业和出口的影响将导致四季度经济增长面临更大的压力,同时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速发行推动的基建、新能源、低耗能的消费同时会迎来政策利好。

《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也为发展指了一条明路:可再生能源电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