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达医晓护的第3448篇文章

最近,西安交大第二医院因一张含有55万元西药费的收费票据成为舆论焦点,上了热搜,引起人们对于医院不合理收费的质疑。后续进展发现,其实是一起人们对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及其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存在认知差异而导致的误解。

什么是脊髓性肌萎缩症?

SMA是一类由脊髓运动神经元退行变性,导致全身肌无力、肌肉萎缩的神经肌肉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主要为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变所导致,男女患病几率均等。SMA发病具有种族差异性,在欧美人群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0,携带者频率为1/50~1/40,位居2岁以下儿童致死性遗传病的首位。我国目前尚无该病发病率的确切数据,而估算中国人群中的携带者频率约为1/83~1/42。

SMA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根据发病年龄和所获得的最大运动功能,将SMA由重到轻分为4型。

早期症状有哪些?

SMA I型患儿最典型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患儿早期可以出现程度较重的全身松软。如果发现婴儿到三个月龄,头部活动偏软,四肢活动相对较少,但智力、发音、眼神与正常婴幼儿无异,运动发育和同龄婴幼儿相比明显偏落后且松软,则需要警惕。

长期以来,SMA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治疗措施仅限于呼吸支持、营养支持、康复治疗和心理干预等辅助治疗方法,直到2016年这一局面才被打破全球首个SMA精准靶向治疗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美国获批上市。

至今,全球已有三款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SMA,除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外,另外两种为索伐瑞韦和利司扑兰。

诺西那生钠

全球首款SMA治疗药物,最早于2016年在美国获批,并被授予“孤儿药”资格,单支价格为12.5万美元。

诺西那生钠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药物,通过改变SMN2基因的剪接,提高SMN蛋白水平,改善运动功能,减缓疾病进程,提高患者生存率。

该药通过鞘内注射给药将药物输直接送到脊髓周围的脑脊液中,需要终生用药。

2019年4月,该药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优先审评审批程序并获批上市,成为中国首个SMA治疗药物。在国内,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属于完全自费药物,获批上市之初,每支定价为69.97万元,目前已经降至55万元。

索伐瑞韦

迄今为止全球价格最昂贵的药物,2019年5月24日,美国FDA批准首个基因治疗产品索伐瑞韦上市,并授予突破性疗法和“孤儿药”称号,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SMA患者。索伐瑞韦只需要一次治疗即可,但价格昂贵,一次性治疗费用高达212.5万美元,目前国内并未引进上市。

索伐瑞韦是一种基于腺病毒载体的基因疗法,该载体将人SMN基因的全功能拷贝靶向递送到运动神经元细胞中,来解决SMA疾病的基因根源。在单次静脉输注给药后,神经元细胞可持续表达功能性SMN蛋白,从而改善肌肉运动和功能,减缓疾病进程,长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利司扑兰

2021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罗氏旗下神经创新药物艾满欣(中文通用名:利司扑兰口服溶液用散),利司扑兰在国内的上市,为中国的SMA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用于治疗2月龄及以上SMA患者。

利司扑兰口服可穿透血脑屏障,分布于中枢和外周,通过双位点特异性调控SMN2基因的剪接,提高全身多系统SMN蛋白水平,且保持稳定。全球范围内开展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利司扑兰治疗后的Ⅰ型SMA患者生存率较之自然史显著提高,呼吸和吞咽功能获得改善。对于Ⅱ型和Ⅲ型SMA患者,用药后运动功能及生活独立性获得改善。

为何“孤儿药”价格如此昂贵?

由于罕见病用药人群有限,且研发成本巨大,原研企业需要在专利期内收回成本,短期内药品价格势必昂贵。

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目前已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并在40多个国家获得了全部或部分医保报销。而该药由于尚未纳入我国医保,患者需要全额自费,导致了同种药物国内外的高额价格差,这也是此次“天价”药费的原因所在。值得关注的是,诺西那生钠目前已被纳入医保谈判日程,同时,国内一些公益基金针对SMA患者开展了慈善赠药援助项目,这也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得益于罕见病药物的不断研发,当前121种罕见病治疗药物中,在我国上市且有适应症的已有50多种,其中40多种药物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且价格大幅下降。

曾几何时,罕见病患者确诊后无药可救,就算有药可用却也价格昂贵用不起,患者的生存之路举步维艰,这样的现状正在慢慢改变,属于罕见病患者的曙光终将到来!

作者: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谢瑞 王建平

部分图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予以删除。

所有人名和地名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