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Weekends

✍️IDG君写在前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执导的电影《沙丘》正式上映,向来热爱科技、喜欢科幻题材的IDG君兴奋不已。

作为最受尊敬的科幻经典书籍之一,《沙丘》在科幻小说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俘获了世界各地无数粉丝的热情,包括《三体》作者、IDG资本首席畅想官刘慈欣。

大刘在谈到《沙丘》时说到:原著中设定的世界背景,是想让读者的想象力有一个更坚实的平台;这样的平台是被传统文学千锤百炼的,能被大大众的想象力很好地欣赏和把握。

然而,《沙丘》虽广受欢迎,但并不是一部易于理解的作品。

艰涩的原著和电影中缓慢的镜头中,壮丽的画面与悲凉的音乐在阴冷潮湿与燥热苍凉中不断交替,超现代的科技产物与浩瀚沙漠作为对比,构造出一个浩瀚未知的世界。

但也许我们都需要一些辅料来更好地享用这份精神盛宴。一起带着以下这3个问题,零剧透走进这片沙丘:

  • 有了更高科技文明的人类可能去彻底改造生态吗?

  • 人与巨大的未知之前有何关系?

  • 人类与自身/科技/社会间到底会出现怎样微妙的角力

全文3156字

阅读时间约4min

在科幻配乐大师Hans Zimmer为沙丘创作的OST中食用本文,风味更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丘》的第一粒沙

1959年的俄勒冈海岸沙丘

《沙丘》被誉为是一部生态科幻小说。赫伯特在扉页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献给沙漠生态学家。不管他们人在何方,劳作于哪个年代。谨此,谦卑且景仰地奉上这本预言之作。

——弗兰克·赫伯特

《沙丘》庞大科幻体系的起源,来自北美洲最大的海岸沙丘——俄勒冈海岸沙丘。

落基山脉和俄勒冈海岸沿海山脉的泥土是这片沙丘的来源,沙粒随洋流汇入海洋、被海潮引领上岸。裹挟在太平洋的劲风中,沙粒逐渐聚积成独特的移动沙丘并不断东移,在移动的同时也形成了不断变化的地貌环境,创造出了一个由多达400种动植物的和谐沙丘生态系统。但是,移动沙丘所到之处,植物、道路皆被掩埋。于是,美国农业部决定尝试通过引入欧洲的耐旱植物来治理流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勒冈海岸沙丘 ©Oregon is for Adventure

1959年,自由撰稿人 赫伯特 受邀参与完成这项调研。在广袤的沙漠中,他被潮水般的灵感击中,决定写一部科幻小说,从一颗被沙丘覆盖的荒芜星球开始......

随着调研结束,赫伯特对流沙的兴趣扩展到沙漠和沙漠文化。他用 6年时间写出《沙丘》,次年一举拿下了科幻文学界“奥斯卡”之称的雨果奖和星云奖(当时的科幻迷更青睐短小精悍的作品,400多页的《沙丘》被20多家出版社拒绝后,才被主营杂志的小公司Chilton接纳出版)。

此后,他在20年间陆续完成了《沙丘》系列的其余5部作品,勾勒出了一个规模宏大、人物复杂、完整详实的故事: 从不同的人类种族到动植物物种,从沙漠到居住的地下城,从“生存装备”到行进步伐,在这种种细节的基础之上,赫伯特建构了从俄勒冈沙丘孕育而出却又充满了惊奇感的科幻世界。

而毕生致力于“变沙漠为绿洲”赫伯特始终在思考:能否创造新的生态系统改变沙漠?

大约在8千年前,这片沙丘地区出现了原住民的足迹,他们适应了移动沙丘环境并在此定居;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来人口从俄勒冈内陆向西迁移殖民至此,人类社区开始快速扩充,不可避免地开始改变这片沙丘(与原著中有对应,此处不多剧透)。

调研结束后,人们开始对沙丘进行治理,引入外来植物欧洲海滩草开始改变沙丘地貌,而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海滩草也不负众望地牢牢锁住了海边的大片沙丘,造成了大片永久性湿地与森林,使开阔的沙丘生态被根本性改变。

沙丘变成森林湿地不是很好吗?然而,随着环保主义运动和其背后环境伦理的更新,人们逐渐意识到,人为的改变当地本来已经稳定的自然生态,其造成的影响很有可能会是推倒了生态系统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抢占了本地植物的生存环境,也使得一些特有动物的栖息地开始消失。

2016 年,俄勒冈沙丘恢复合作组织 (Oregon Dunes Restoration Collaborative) 成立,鼓励游客与志愿者对欧洲沙滩草这类外来植物进行人工清除工作,并呼吁捐款支持当地生态重建。

沙丘治理观念的改变也促使环境伦理价值观的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了生态中心主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投入到环境修复、清洁能源等领域。

在《沙丘》的点滴中,我们也可以挖掘出赫伯特对生态的理解与思考:有了更高科技文明的人类可能去彻底改造生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飞船与沙虫

不得不知的BDO美学

BDO=big dumb object,巨大的沉默物体。 1993年,Peter Nicholls 在《科幻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Fiction)中首次提出这个概念。

BDO有3个特点:

  • 足够大,通常封闭而沉默

  • 是“被制造”的,而非自然产物

  • 它的制造者不会出现

IDG资本首席畅想官刘慈欣非常擅长描绘BDO:《三体》中的四维实体“魔戒”是一个封闭的巨大金色环状物,像是太空中一道巨大的拱门,没有活动迹象,也看不到内部,“只能感受到一种巨大的纵深感和包容性。”

此前,维伦纽瓦在《降临》中就成功塑造过BDO:12艘巨大的外星飞船凭空出现,如同宇宙的黑色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在《沙丘》中呈现的BDO主要有两种:比《降临》中的飞船更庞大的飞行器以及沙虫。

在预告片里,可以看到巨大的飞行器都有光滑平整的表面,上面淡淡的纹路显示它的"制造"痕迹,但其内部的构造又无从探寻。

在主流科幻片中,“繁复”的审美体验会快速呈现科技的演进,在赛博朋克风格下炫酷的管线和霓虹灯中,未来科技的繁荣与衰落一目了然、内部构造一目了然的飞船截然不同。

走进电影院,你会看到沙漠星球的表面上悬停着简洁、沉默、巨大的飞船——在几万年后的遥远星球, 人类的精神状态与科技也一定发生了巨大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剧透一张电影中的飞船,请注意人和飞船的比例

沙虫是科幻领域最重要的视觉符号之一(很多《沙丘》粉选择把沙虫纹在身上),它巨大、无声,在如海洋一般无际的沙丘中遨游,被视为宛如神明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沙丘》预告片中的沙虫

用文字或特效呈现一件庞然大物也许并不难,眼下, 科幻作品也越来越频繁地突破人类感官极限以呈现这些巨大而疯狂的BDO。

而大刘曾提过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很渺小的人,在如此的巨大(未知)前,会如何和它发生关系?”

也许,BDO之所以诱人,在于其背后的力量和态度——

越是沉默不语、毫无回应,越是会唤起我们对未知的恐惧和想象。

几万年后人类可以驱使大到无法想象的航船在星系中遨游,在能造出如此庞然大物的时代,人类的科技演进到了何种程度?在想象力难以企及的空间 ,巨大沉默物体在脑海中激起的震撼和敬畏久久回荡。

这是科幻独有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巅峰科幻

与中世纪古旧技术碰撞

来一点软性剧透:《沙丘》中的世界处在万年以后遥远的未来,但我们却能捕捉到中世纪的古老气息。

这是《沙丘》小说中的有趣设定:一万年后,人类与人工智能发生了战争,以人类侥幸存活下来为结局,人类也因此禁止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开发。因此,《沙丘》中呈现出一种比较奇特的状态,一边是能够进行时空跃迁的庞大飞船不停在星际穿梭,一边是古老的机械物品不断出现。

赫伯特试图把人的能力和力量从外在的科技重新回归到人类自身

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说:技术是人类的延伸,是人的能力和欲望的一种延伸。我们看到了技术的美感,实际上是在欣赏自己的能力;而对于技术的恐惧,其实也是人类对于自身能力丧失的一种恐惧。

然而,在《沙丘》中,赫伯特限制了人工智能和高科技的发展后,我们不得不聚焦于人类本身的可能性与突破。在BDO和浩瀚宇宙的未知面前,我们的勇气和恐惧随镜头缓慢的移动而交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与自身、人类与科技、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到底会出现怎样微妙的角力?

可以确定的是,眼下我们期待科技更广泛地渗透在日常应用场景中;未来,在人类不断地发展演进中,我们也希望科技始终能为人服务,而非成为制约人本性的束缚。

最后,强烈建议大家选择观看IMAX 2D版的《沙丘》,因为《沙丘》电影原本没有3D化的计划,在2D版本中会收获优于3D版本的观感。

期待你的答案与思考,我们留言区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1] 不存在 | 为何巨大沉默物让我们颤栗

https://mp.weixin.qq.com/s/O4SGL2qGuyFEHOhNEZjhUw

[2] 中青在线 | 《沙丘》:小众、却颠覆以往的科幻经典

http://qnck.cyol.com/html/2015-07/22/nw.D110000qnck_20150722_1-20.htm

[3] 看理想 | 最难拍的沙丘,这回如何?

https://mp.weixin.qq.com/s/F4GMSEYGPaqIPne2G9Z1iw

也许你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