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在首都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主题为“考古是什么——《我在考古现场》新书分享会”。活动在多家平台进行线上直播,广大文博爱好者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书分享会现场

围绕“考古是什么”这一主题,齐东方现场做出了解读。他说:“考古学曾经是非常冷门的学科,现在大家关注度越来越高。但考古到底是什么?这就像什么是语文、什么是数学一样,好像很容易回答,但又很难说清楚。”齐东方认为,考古就是这样的一门学科:研究如何寻找和获取古代人类社会的实物遗存,以及如何依据这些遗存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而考古学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发现。齐东方还与现场观众分享了自己丰富的考古经历,让大家了解考古人是如何工作的,以及考古生活的酸甜苦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

本场讲座正值齐东方最新力作《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出版之际,他在现场与观众分享了该书的内容。丝绸之路,是商业贸易之路,也是东西对话之路,更是文化交流融合之路。《我在考古现场》一书讲的就是齐东方在丝绸之路上的实地考察经历,比如亲历青海都兰吐蕃墓的发掘,对海底沉船“黑石号”的探密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分享自己的考古经历,齐东方还实地考察了丝绸之路上很多重要的地点,比如在“昆仑河源考察记”一文中,齐东方一行考察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玄奘东归到底是走哪条路。也许,从宏观上看,探究到底是哪条路并不重要,但历史是由无数细节组成,考古就是要寻找细节。即使最终无法获得确切答案,但“站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倾听着流水声在群峰中回响弥散,我想的是:当年玄奘靠一人之力,没有资金、装备,仅靠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用双脚走通了这条路线,这是何等的伟大!”作者还在书中分享了自己深入中亚腹地(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的精彩旅程,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与历史虽然相隔遥远,却未必毫无联系,历史文化藕断丝连地顽强延续,一路考察,仿佛在现实与梦境中穿梭。

齐东方说,其实考古读的也是书,读的是地下遗迹,是没有文字的书。通常的书,要先学会认字,而读地下的书则要先懂得发掘,懂得如何寻找和获得这本书。

本次讲座中,齐东方向大家展示了大量的图像资料,配以生动风趣的解读,不仅使人领略到文物之美,也让人感受到考古的艰辛与魅力。活动中,他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引来了大家的阵阵掌声,现场反响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