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肃慎的起源

在两千多年前的周王室看来,肃慎很受周人的重视。《大戴礼记》载:“民明教,通于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显然肃慎臣服周天子是被作为周王室的大事来记载的,只是肃慎真正到王城中朝拜之事,不过出现在文武成康四代,其后的周天子都少有与肃慎来朝的记载。

肃慎既是生活在“海外”,那么这个“海外”是哪里呢?史书中有:“息慎或谓之肃慎,东北夷”,就是说肃慎族群大致活跃在东北地区。那么,这个地区又是哪里呢?《左传》载:“及武王克殷……肃慎、燕、毫吾北土也”, 在周武王时代,肃慎与燕国同属周人北疆,肃慎甚至还与燕国地位相当。

肃慎既在东北之地,虽属善战族群,可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则明显逊色于周人,即便到三国时代,肃慎发展成了挹娄族群,他们也还是“青石为镞”,铜铁兵器似乎依然没有肃慎族群中广为运用。当年肃慎族群朝拜周武王时,朝贡的也不过是“贡楛矢石砮”,可见肃慎之珍宝即是石制兵器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肃慎的起源

可不要小看肃慎人的“楛矢石砮”,《国语》载:"先王欲昭其主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楛曰:肃慎氏之贡矢。以分大姬,配虞胡公分封诸陈。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职贡,使无忘服也,故分陈以肃慎氏之贡",周武王把“楛矢石砮”当作珍宝,还用特制的礼盒盛装,以赏赐给异姓诸侯。肃慎人的石制兵器可是贡品。

肃慎既在东北之地,那么与燕国必是有所交集,只是史书中关于肃慎与燕国之间并没有多少笔墨,只是在燕国之地,多民族交融杂居,且多尚武之族群,如山戎、孤竹皆好战斗勇之族群,若肃慎不尚武,便不能与这些族群对抗,或在春秋时代肃慎就在多民族夹攻中灭亡。

史书载:“处于山林之间,土气极寒,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艰难的生存环境促成了肃慎坚韧的性格与强健的体魄,“多勇力,处山险,又善射,发能入人目。弓长四尺,力如弩……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便乘船,好寇盗,邻国畏患,而卒不能服”, 肃慎族人可见既能在丛林之中涉险,又能在江海上泛舟,这种生存能力就比其他族群要强大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肃慎的起源

在奔腾不息的松花江畔,勤劳的肃慎人在这里“穴居”,在这里“养豕”,他们在东北之地生存千年,培育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断的进入中原、又退出中原、再进入中原,几经轮回之间,终于成为中原人最畏惧的族群。肃慎人可能自己也不会想到,千年而后他们会开枝散叶,汉魏时代他们发展成了挹娄、勿吉,隋唐时代他们又发展成了靺鞨,再到后来则成了叱咤风云的女真,建立了辽国;最后又成了满族,征服明王朝,建立了大清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