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是当今市值最高的公司,不过它却离不开中国。

2013年1月10日,从乔布斯手里接掌苹果不久的蒂姆·库克,第二次访问中国。在这次访问中,蒂姆·库克表示自己一直非常喜欢中国,弟媳就是中国人:「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即便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也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预期中国会成为苹果第一大市场。

预言成真。近日,根据Strategy Analytics估算,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本季度iPhone最大的单一市场,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iPhone定位高端,所以能买得起iPhone的人并不多。但是一直以来,iPhone在中国大陆的年出货量占比徘徊在10%左右,出货量大约在4000万台,这个量并不算少。就去年来说,根据IDC数据,2020年苹果在中国市场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610万台,市场份额占比达到11.1%。而在苹果的大本营美国市场,iPhone的市场份额始终能保持在40%以上,占据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年出货量大概在5000万台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番iPhone在中国的销量超过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对于苹果来说并不仅仅是库克预言成真,还代表着中国对于苹果来说,至关重要。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没有中国,就不会有今天的苹果。

为什么iPhone在中国那么畅销?

自从2009年,苹果进入中国市场以来,iPhone的销量就一直很坚挺。去年苹果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20年Q3,苹果总营收为596.83 亿美元,创造了苹果历年Q3财报的最高营收纪录。亮眼的营收表明,苹果不仅没有因为疫情收入下降,而且还逆势增长。

在这份收入中,除了苹果的大本营欧美加起来占比将近70%以外,最亮眼的要属大中华区。

2020年第三季度,苹果大中华区的营收占比达到15.63%,而今年第三季度苹果总营收为814亿美元,仅大中华区就贡献了147.6亿美元,占到了总营收的18%,大中华区在苹果的份额占比呈上升趋势,是苹果除了欧美之外,最大的营收来源。

「这是我们最强的市场(It was our strongest geography.)。」在苹果2021财年第三财季(自然年的第二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库克对大中华区的表现颇为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Phone在中国持续受到追捧,成为苹果大中华区营收持续增长的关键。就拿苹果最新推出的iPhone 13系列来说。近日,美国调查机构指出,美国有超过60%的消费者没有购买iPhone 13系列的欲望,小修小补的iPhone 13系列在美国受冷。

而和美国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iPhone 13系列自从上市以来在中国就被持续抢购,苹果各大线下零售店大排长龙,抢购的热潮久久不退。天风证券发布最新研究报告预计,苹果iPhone 13系列的首批订单量将达到9000万部,超过去年iPhone 12系列的8000万部。中国大陆的预定量超过了600万台。

之所以iPhone 13系列在中国引起购买热潮,和「加量反降价」的操作不无关系,但背后体现的,其实是苹果强大的品牌势能和生态吸引力。

首先是重视中国市场。和乔布斯一次都没来过中国不同,自从2012年第一次以苹果CEO身份访华,库克在四年时间里访问中国的次数高达七次。库克不仅拜访政商人士,还亲自去到供应商的工厂视察,就像我们文章开头说的一样:库克爱死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重视也体现在了产品上。苹果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不惜在iPhone 5s上推出「土豪金」配色,虽然被很多果粉吐槽,但这一配色却最先被中国用户买完。而此后无论是双卡双待,还是支持电话号码注册Apple ID,苹果都在尽量将iPhone「中国化」。

不过,相对来说,苹果在产品层面针对中国用户的改变,还是太少。一直以来,苹果对于iPhone的期望就是「一款机型打天下」,在中国也是这样,所以iPhone针对中国市场的改变,其实并不大。所以与其说iPhone在中国卖得好,是本地化做得好,还不如说其通行全球的品牌势能和产品实力。

对于苹果来说,iPhone在中国的吸引力其实和全球其他国家差不多。但是为什么苹果在中国能卖得那么好呢?最关键的原因是,苹果的品牌势能很好地适应了中国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中产阶级数量逐渐壮大。2005年,我国拥有了6550万中产阶级,但是现在,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2亿。而苹果的品牌势能和一向定位高端市场,并且有智能手机里奢侈品品牌认知,这无疑和中产阶级人群的用机需求一拍即合。可以说,苹果在中国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我国中产阶级的崛起。

不过,相对我国的中产阶级,苹果更离不开的是我国完善的智能手机产业供应链。

苹果手机中国造

据路透社统计,2019年苹果所有的供应商厂址,有47.6%位于中国。而富士康在中国的工厂数量,则从2015年的19处扩展到了2019年的29处。

最近几年,虽然苹果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想要分摊供应链风险而选择了更多非中国供应商,但是根据苹果披露的2020年200家主要供应商名单来看,去年苹果新增的34家厂商,其中就有12家是中国供应商。就产量来看,全球绝大部分iPhone都是在中国生产制造,其中仅富士康在郑州的工厂,就生产了全球大约一半的iPhon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苹果和中国的深度绑定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市场份额或是供应商占比上,而是中国对于苹果来说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前面提到,供应链全部集中在中国对于苹果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苹果希望将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去,以分摊供应链风险。据网易科技报道,2020年10月,在苹果的一再施压下,包括台积电、富士康、和硕等在内的苹果供应商,均被要求将其15~30%的生产业务从中国转移到越南、印度、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苹果第一大代工厂富士康已经陆续将8条苹果生产线迁移到了印度和越南,当前在印度投资超过10亿美元,在越南投资则超过了15亿美元。

不过,相对于中国来说,印度、越南等国劳动力素质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以及供应链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富士康等供应商吃了不少苦头。并且意料之外的是,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状态。在中国疫情完全控制住的时候,越南、印度等国家的疫情越发严重,完全打乱了苹果供应商当地工厂的生产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已,苹果又被迫让供应商将产能迁回中国。今年5月份以来,为了保证iPhone 13系列的正常出货,富士康员工内部直推奖金从原来的3500涨至6000元。而且新员工如果在生产线上工作满90天,并至少在岗55天,除了正常的上班和加班工资之外,他们将额外获得7500元的奖金。

可以说,苹果供应商们为了将产能搬回中国,付出的代价并不小。

在华为有芯片可用之时,苹果和华为在国内高市场五五分,共同占据了中国高端手机市场超过80%的市场份额。而随着华为因缺芯在高端市场出货量逐渐减少,其他安卓厂商一时间赶不上来的情况下,出货量持续增长的苹果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会逐渐增长。毫无疑问,这将进一步让苹果更离不开中国市场。

写在最后:苹果生态的建设思路是什么?

当我们在谈论苹果的成功时,我们谈论什么?很多人都会谈论iOS顺滑流畅使用体验,iPhone简洁美观的设计以及A系列芯片强大的性能。这些都可以归结为苹果强大的软硬件生态。

如果不是美国打压,华为应该能迎头赶上苹果。这是为什么?因为华为也在建设自己的软硬件生态系统。从麒麟系列芯片,到鸿蒙系统,华为都想将其掌握在自己手里。

而iPhone生态背后的建设思路也是如此:苹果希望拥有和控制产品背后的技术。硬件、操作系统、应用商店,甚至一些刚需的App,苹果都想要控制在自己手里。这一方面让苹果得以严格控制生态系统以优化用户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也为苹果建起了强大的生态护城河,得以让iPhone以最小的本地化成本通行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