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淮接到粉丝爆料

在又新镇玉河7队的一处蓄水池内

发现疑似桃花水母的物种!

那可不得了

要知道,桃花水母

是世界濒危物种

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竟然在咱家乡出现了!

赶紧看看去

➤粉丝爆料发现疑似桃花水母的小生物

10月22日下午,小淮跟随爆料粉丝罗先生,来到了位于又新镇玉河7队的这处蓄水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个被果树和菜地包围着的蓄水池,正好挨着罗先生外婆的房屋后面,池子不大,方方正正的,池中的水看起来也很清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处蓄水池旁仔细观察了不到两分钟,小淮很快就在水里发现了疑似桃花水母的身影,只见这些小可爱的伞盖在水中一张一合,上下飘荡,还有几个明显可见的触角,整体呈现半透明的状态。

他们大的有一元硬币大小,小的也有一角硬币大小,据罗先生介绍,数量多的时候,他们“成群结队”的。

罗先生还告诉小淮,这处蓄水池是他外婆家自己挖的,应该有20年以上的历史了。怎样发现这些小生物的呢?罗先生说,原本只是想看看蓄水池里面有没有鱼可以钓,却无意间发现了这些跟鱼不一样的小生物。仔细辨认,发现可能是桃花水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他特意上网查了一下,了解到桃花水母对水质的要求特别高,需在弱酸性的水里才会有,“那是不是说明现在咱金堂的生态好了,水质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多地曾出现桃花水母踪影

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 被誉为“活化石”

资料显示,桃花水母是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的一属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别称桃花鱼、降落伞鱼、水螅水母等。已记录11种,水母体直径1.5-2厘米,具有很多触手。

据人民网报道,桃花水母是仅有的一种在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为世界级濒危物种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物种,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大熊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桃花水母是一种原始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专家研究认为,它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又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实际上,桃花水母并非第一次现身于四川。在成都和四川其他市州等多地,近些年来也频繁发现了桃花水母。

2014年,在都江堰市成青湖发现数量不少的桃花水母;2019年7月,在该市莲花湖发现桃花水母;2020年7月,位于都江堰市蒲阳街道的安缇缦旅游生态度假区也惊现大面积桃花水母。

2020年6月,眉山市彭山区谢家街道的一厂区消防蓄水池内,发现了一些不明水生物。经相关专家检测鉴定,确认为濒临绝迹的“桃花水母”。

2020年6月,成都市武侯区地铁3号线红牌路站附近一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展示了小区居民拍摄的视频。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降落伞状、几乎透明的水母,在水中一收一缩地游动着。

2020年7月,泸州市民在龙马潭某小区水景观里发现了桃花水母。

2021年4月30日,据中新网报道,四川省阆中市某单位水池中发现桃花水母。

那么,此次在金堂又新镇发现的这些小生物到底是不是桃花水母呢?这还有待相关部门考察研究,小淮也会持续关注,并为大家带来最新消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