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湖南省涟源市湘剧传承保护中心创作排演了多部具有影响力的优秀剧目,新编大型历史剧《烧车御史》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湖南省廉政文化优秀作品一等奖。作为建党百年献礼剧目,今年,以涟源籍开国上将李聚奎革命事迹为题材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湘剧《千里寻党》广受好评。涟源湘剧也被列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着实可喜可贺。

但笔者发现,对于湘剧这一具有浓厚民族地方特色的剧种及其唱腔音乐尚有不少人不及对京剧、花鼓戏的熟悉和了解,甚至有音乐人士存有“湘剧的唱腔有些像京剧”的疑问。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的见解,与艺术界的朋友和观众朋友商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涟源籍开国上将李聚奎革命事迹为题材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湘剧《千里寻党》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积累了种类繁多,内涵丰富,极富审美价值的民歌戏曲音乐,她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和遗产,也是世界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民族人民用山歌、戏曲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弘扬真善美,鞭鞑假恶丑,创作出了具有各自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戏剧、曲牌和民歌音乐。各地、各民族都有风格不同的戏曲,如:湖南的《湘剧》、《花鼓戏》,江浙的《越剧》、《黄梅戏》,湖北的《汉剧》,四川的《川剧》,河南的《豫剧》,河北的《梆子》,西藏的《藏戏》,云南的《花灯》等等,可谓异彩纷呈。而国戏《京剧》更是风靡世界。

湘剧,是湖南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被冠为湖南的省戏,她是以长沙、湘潭为中心逐步向四周传播继承发展起来的具有湖湘文化特色的地方剧种。据史料记载可上朔至元、明时代,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明代成化年间,长沙是吉王府所在地,因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戏曲艺术的繁荣。外来戏曲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与本地区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这一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乱”(乱弹)四大声腔,唱白用中洲韵、长沙腔,富有本地特色的剧种——湘剧。

湘剧,我们一般习惯性地统称为湘剧高腔、湘剧弹唱两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编历史湘剧《烧车御史》荣获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第五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大奖”等荣誉。

高腔,是湘剧四大声腔的代表,源于江西的弋阳腔。四百多年前,弋阳腔传入长沙地区后,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并在弋阳腔浪唱的基础上吸收青阳腔的浪调加以发挥,逐步衍变成为湘剧高腔。高腔,它以一人唱多人和,加上唢呐和锣鼓伴奏,真是气势磅礴,热闹非凡。这是湘剧高腔的独特之处。

湘剧弹腔是由昆曲结合本地音乐、语调演变而形成的一种唱腔,于三百多年前,稍晚于弋阳腔传入长沙地区。那时有些班社既唱高腔也唱昆腔、乱弹,艺人们称为“南路“、”北路”,“南路”即“二黄”、“北路”即“西皮”,是由昆曲、徽调演变而来的皮黄戏腔,在清朝乾隆年间流入湖南,并逐渐成为湘剧的一种声腔——弹腔。之所以湘剧弹腔像京剧,这是因京剧也是由昆曲等演变而来的。清朝乾隆年间,安徽徽剧团——三庆班入京为乾隆八十寿庆演出,在演出中博采众长,融进北京语汇,融合昆曲、青阳腔(京腔)、汉剧、徽调、秦腔而逐渐形成为京剧。且湘剧弹腔的主要伴奏乐器与京剧一样也是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大件,故此,湘剧的有些唱腔音乐表面上听起来很像京剧唱腔,然仔细体会,在声腔、咬字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它借鉴了昆曲、徽剧、汉剧等的“皮黄”音乐的风格。经前辈艺人几百年的演唱改革、磨炼,结合本地民间音乐风格、语言声腔,唱、念用长沙官话、中州韵,音符的咬字更符合长沙音腔而更具有湖南地方特色,使湘剧唱腔既独特又更加丰富多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南省市有关方面领导高度重视涟源特色湘剧的传承和发展。

涟源湘剧与长沙湘剧同源异流。湘剧自清康熙年间流入湘中涟源,涟源特色湘剧作为湘剧在湘中地域的一个分支,在经典剧目、声腔、音乐等方面继承了湘剧的传统艺术,但因地域方向不同,且涟源地处丘陵山区民俗粗朴而强悍,加上崇文尚武的梅山文化影响,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演出时气氛火爆,表演风格粗犷激昂,其唱腔在湘剧唱腔的基础上融入了梅山山歌的音乐元素,更为清澈圆亮,委婉动听。

涟源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的启承点;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为躲避战祸,长沙的很多学校、文化名人、演艺人员来到涟源,带来了更为优秀的湖湘文化。那时的湘剧、花鼓戏在本地盛传流行,更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演艺人员也层出不穷。经过地域文化的融合,涟源湘剧成为了特色鲜明的地方戏剧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涟源湘剧排练场景。

解放后,迎来了文化事业百花齐放的春天。涟源县在原“南瓜戏院“的基础上,由当时的老艺人刘初开、金竹笙、吴石生、李清辉、邓如初等前辈组建成立了涟源湘剧团。彼时,每天演出古典湘剧,有时全天演二、三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看湘戏去!”,成了蓝田市区及周边二、三十里农村群众茶余饭后的一大精神寄托和休闲方式,花上二毛五分的戏票钱享受生、旦、净、丑的粉墨登场和独特入心的音乐,悠哉乐哉。那一代人很多会哼上几句唱腔,对不少剧目及其剧情的了解也是耳熟能详。其时是涟源湘剧的鼎盛时期,涟源特色湘剧在整个湖南省都很有名气,因而被誉为“湘剧之乡”。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人们物质生活开始有所改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逐步呈现出多元化,涟源县又组建了文工团(这个名称一直延续至八十年代初),与湘剧院一个场地活动,二套人马共存。文工团主要以演现代歌剧、花鼓戏为主,当时演出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红珊瑚》,花鼓戏《打鸟》《卖杂货》《打铜锣》《补锅》《真的对不住》等戏剧红极一时,给人们的文化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涟源湘剧《 凤冠梦》剧照。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湘剧团演出的剧目全是历史剧,没有创新剧目,被认为是宣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被当作"封资修”遭到批判而禁止演出,一些珍贵的服饰也被烧毁,老艺人被下放农村,精英流失。在此情况下,涟源县拆散湘剧团,将部份演员并入文工团。那时的文工团主要排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滨》《龙江颂》《杜鹃山》等,主要演员有:刘尚年、梁永莲、陈善美、刘临春、周桃生、沈四维等,他们身怀绝技各领风骚,在当时的邵阳地区乃至湖南省也是红极一时。而湘剧这一古老的剧种却从此完全淡出观众视线十多年。

现在,涟源特色湘剧重放光彩,令人鼓舞。但这一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要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熟知和传播,被年轻一代接受,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我以为,除了各级领导和文化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外,我们的专业文艺工作者既要不断创作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剧目,大力推出精品力作,进一步增强影响力,也要坚持演出优秀的传统剧目。要多下基层农村、厂矿、学校进行宣传教学演出,去公园、广场等大众聚会场所进行普及教唱,演出拆子戏,教唱经典唱段。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好新一代湘剧演唱优秀人才,夯实演员队伍。这样,我们的湘剧艺术一定能在中华传统艺术的百花园里争奇斗艳,常开不败。

文/谢洪光 编辑/李享、陈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