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我校共有14个学科入榜,其中畜牧学排名最高,为全国第二,作物学进入前20%,草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进入前30%,水产、农业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学、园艺学、植物保护和生物学进入前40%,林学和城乡规划学进入前50%。入榜数比去年增加两个。

据悉,排名榜单共包括96个一级学科,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486所高校的4992个学科点上榜。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由学科发展水平数据监测平台内嵌的数十项指标所组成,这些指标全部都是高校学科建设部门日常管理中密切关注的关键指标,体现了学科点对本学科稀缺资源或标志性成果的占有和贡献情况,代表了学科点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通过将这50余项指标划分为17个指标维度分别计算得分,然后归纳为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学术人才5个指标类别,最后汇总得到学科点的总分。 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数据全部来自权威第三方,如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和国内文献数据库等,经过规范化数据清洗和学科归类流程处理后,得到各个学科点的各项指标数据。

XUMUXUE

畜牧学

在软科的榜单中,我校畜牧学科表现尤为突出,在27所上榜大学中位列第二。这是一个怎样的学科呢?

我校畜牧学学科定位合理、发展目标明确。学科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瞄准国际前沿,重点开展动物营养代谢与需要、特色畜禽品种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等领域研究,打造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高地,实现整体实力国内一流、部分领域国际领先。

我校畜牧学学科历史悠久、队伍平台优良。学科源于1906年四川通省农业学堂畜牧课程组,1963年招收硕士生,1984年招收博士生,200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现有专任教师120人,部省级以上人才工程124人次;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1”引智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各1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7个;现代畜禽科研园区300余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条件国际先进。

我校畜牧学学科方向明确、优势特色明显。形成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代谢与需要、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动物生产4个稳 定研究方向。猪优质高效生产的分子育种、母仔猪营养与健康达世界一流,禽遗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际先进,禽营养代谢与需要、地方饲料数据库等领域国内领先;地方畜禽资源重要经济性状 遗传机制解析取得突破,育成天府肉猪、天府肉鹅、天府肉鸡等6个国家审定配套系。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39项,经费约2.5亿元,获奖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20年待颁奖)、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表论文1385篇,其中SCI收录1093篇,出版教材专著24部,授权发明专利53项。

我校畜牧学育人体系健全、培养质量提升。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的“三全育人”体系,有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本国家级优秀教材。五年招收本科生781名、硕士生785名、博士158名,研究生报录比4:1左右,生源主要来自中西部地区,本校约占40%。研究生创新和实践技能强,人均发表论文2篇,就业率100%,受到用人单位好评。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

我校畜牧学对外交流广泛、社会影响攀升。与欧美30余所、国内2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55人次学术骨干赴境外交流合作,联合培养46名研究生。每年邀请20-30名国内外专家和企业家来校交流,引智计划聘请11位外籍专家参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服务等工作。与20多家单位开展国际合作研究58项,与地方政府和国内70多家大中型企业开展合作研究321项。师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3000余人次,报告500余人次,极大提升了学科影响力。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211大学,115年的办学历史,赋予学校特别的内涵和积淀。在一代代川农人不断的努力建设下,川农未来一定会为世界农业科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啥?专业第一和专业第二是情侣,还保研了同校同学院!

杨婧雨:直博浙大——生科少女的铸剑之旅

送你一份川农专属PPT模板!

图片 | 软科 枣子的万千图库

文字 | 软科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编辑 | 金美岐 黄晶 温丽敏

责编 | 谢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