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14日凌晨发生的台湾高雄市盐埕区“城中城”大楼火灾,造成46人遇难、41人受伤。今天早上,46名遇难者的身份已全部确认。城中城”屋龄大约有40年,这里曾是盐埕区最繁华的地标之一,但之后因大楼管理不善,内部环境开始变得脏乱不堪,逐渐成了“高雄第一鬼楼”。多年来,大楼已经发生过多次大大小小的火灾,建筑物老旧,室内杂物堆放众多,也给救援行动造成很多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经济腾飞,70、80年代台湾社区建设取得一定成绩,尤其是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带来了过分偏重立显成效的硬件建设,而忽视社区精神建设的负面批评。

一、社区营造的显著特点

纵观台湾20多年社区总体营造计划,与以往社区发展政策相比,呈现以下显著不同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是注重社区营造精神层面建设,并主动发挥文化艺术活动的积极作用。台湾以往的社区发展政策以“基础工程”“生产福利”及“精神伦理”为3大建设目标,虽包含“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层面,但当局主要关注多为属于“硬件”层面的基层工程建设,如马路拓宽、河道清理、社区公共设施建造等。而社区营造理念关注“软件”层面建设,注重社区精神培养,通过引导民众生活互动和融合,在民众心中产生“社区共同体”意识。而文化艺术活动在社区共同体理念培育过程被认为起主导作用,因为文化艺术更容易进入民众日常生活领域,并迅速发挥凝聚民众感情与凝聚力效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台湾社区营造运动注重文化艺术作用,从文化艺术出发,进行社区营造。其一,各社区结合特有文化传统,根据特殊人文社会状况,发掘地方资源,举办特色主题文化项目,同时,全台性文艺活动也定期举办,提供各地社区文化交流平台。

其二,发展社区特色文化产业,提高社区竞争力。其三,地方文化保存工作,发掘地方古建筑、古传统,编写村里历史地理志,并创办社区刊物。其四,建立社区大学,提供给社区居民终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

二是社区营造主体转移和多元化。一方面体现在政策制定主体层面,以往的社区政策以“内政部社会司”为政策制定主体,而社区总体营造理念提出后,“文建会”(“文化部”)成为社区发展主要推动部门,制定主要社区营造计划,其他“部会”虽有相应社区政策,如内务部门的“社会福利社区化实验方案”、环保部门的“生活环境总体改造”、经济部门的“形象商圈”等,但都作为辅助计划。另一方面体现在社区政策执行主体层面。主要是执行主体多元化、协助化,以往的社区政策执行主体均为公权力部门,从上往下分别为“内政部社会司”、县市政府、乡镇区公所、社区发展理事会。

1991年,台湾当局修订《社区发展工作纲要》,将社区发展理事会改组为社区发展协会,并以人民团体形式运营,同时,民间团体、学术界纷纷加入社区营造行列,如“社区营造协会”“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仰山文教基金会”及各地文史团体。它们积极参与社区营造,并扮演越来越积极主动的角色,成为社区营造新主体。

三是社区营造执行方式不断创新。台湾以往的社区发展模式为行政部门“由上而下”政令宣导,而社区营造强调公私部门协力合作,即政府与民众双向互动,尤其是社区居民对社区议题“由下而上”自主提案、自主参与。

首先,行政部门制定社区营造计划,居民根据社区特色,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向政府提交社区营造方案,经行政部门审核后,予以批准,然后社区居民配合行政资源、技术指导,共同协力完成社区营造。通过这种执行方式的转变,培养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充分整合和利用了社区资源,达到社区和谐、永续发展。

近来,随着社区营造计划深入推进,社区营造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社区营造的执行方式提出新的需求,为此,文化部门逐步开展“由内而外(社区总体营造)”及“由外而内(村落文化发展)”双向辅导策略,希望使民众的参与深度及艺文推展广度达到更高水准。

二、社区营造发展趋势

台湾20多年社区营造已对台湾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逐步累积不少成果。社区理念在都市社区持续推广,培养了民众间的感情,塑造了共同体意识,营造出了新型社区。而在乡村社区,居民找回了自己的文化与特色和以往的乡村互助精神。但社区营造理念需要长久酝酿,逐步推广,并因应各个阶段问题,进行策略性调整。随着当前台湾面临的文化发展不平衡、人口老龄化、社会力不足等内部社会问题,社区营造政策应结合未来社区产生的问题而有所调整。

首先,持续扎根文化艺术活动于村落,尤其是偏远村落和离岛区域,均衡城乡文化发展,并实现不同族群之间文化平权。台湾社区营造20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表明,台湾社区居民对文化艺术活动参与关注度最高,持久度也最长,可见文化艺术在观念改变中的作用已显现无疑。而城乡之间、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发展存在不平衡,所以,将艺文活动扩大深入台湾全岛各地村落,均衡各地文化资源,缩短城乡差距,并传译台湾的在地多样文化,使相邻在地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地方文化生活圈”。

同时,进一步尊重和保障台湾原住民和新住民等弱势族群文化权益,增加他们的文化参与机会及文艺展现的舞台,实现各族群间文化平权,提升台湾文化软实力。

其次,进一步促进社区营造多元参与,吸收潜在社造人群,培育社造新人才。台湾社区营造历经多年深耕已汇集各方力量和人才共同参与,但如今社区议题快速变动、社区问题日趋复杂化,需要开拓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营造。台湾社区营造人力的严重不足要求进一步加大社区人才培养,吸收潜在社造人群。人口老龄化下日益增多的退休人群和激情活泼的新一代青年正可以为社区营造人才培育提供新资源、新契机,退休人群可以为社区营造带来智慧、经验及专业,新一代青年给社区带来热诚、创意,也可帮助社区因应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技术冲击,他们都将成为社区营造及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动能。

第三,进一步推动行政社造化,形成行政“分层培力”机制。首先将“第二部门(私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及社会资本导入社区营造。其次,强化台湾各级行政部门在社区营造中的分工职责,尤其是与民众第一线接触的乡镇村里层级,深入发展各级行政部门与社区居民相关议题的合作,培育民众与行政部门沟通对话能力,通过聚焦在地议题,建立让公权力部门与民间团体的对话管道,破除民众对公权力部门的无感。

在全球社区发展的热潮下,持续关注台湾的社区营造运动,对透析台湾社会结构、把握台湾社情民意大有裨益,值得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保留所有权利,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制度开门”。资料来源:黄峻枝:台湾社区营造运动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统一论坛》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