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7岁的刘畅刷着手机,看到跳出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港交所上市的消息,打开认真读了五分钟。

事实上,他的兴趣并不在于泡泡玛特,而更在意另外一种盲盒游戏——押窑,并为此上瘾。

所谓押窑,就是将一批尚未烧制的陶瓷器以一定价位售出,再进窑烧制。最终出炉的成品可能是物超所值的“极品”,也可能是存在瑕疵的“次品”——全凭运气。

押窑在传统手工艺界已存在多年,因为东家APP这样的互联网平台,“押窑”不仅影响力扩大,还能全程直播,这让刘畅更有参与感。

他认为,这是期待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种中年人的盲盒游戏,充满争议。有人认为这一做法拓展了手工匠人的市场和收入,也给了玩家新的乐趣,有人却担忧这是中年危机下赌博式的玩法,且不利于匠人提升技艺。

而刘畅,这次要买的是一位知名匠人1580档的建盏——一种产自福建南平的茶杯,以其黑底上变幻的金属光泽釉彩而闻名:“好的建盏,市场价几千几万都不少见。”

付款之后,烧制匠人会在每个建盏下标注好押窑的消费者们对应的编号或者直接落款消费者名号,然后进窑烧制。

建盏的烧制温度要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过去押窑的爱好者甚至会赶赴当地去围观等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有了互联网,一些手艺人干脆开直播展示烧制过程,等到几天之后出窑,才能看到专属于自己的那只建盏的真面目,心情也随着开窑紧张到顶点。

“过程有点像‘赌’,因为你不知道最终结果会如何。”

因为釉彩烧制中变色、流溢乃至爆裂等不确定性,最终“押”中的成品,可能是高于出价数十倍的“极品”,甚至有可能是一段时间中最好的“窑王”“窑宝”,但绝大多数可能只是跟实际价位差不多的“普品”,还有些则可能遇上“次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东家APP就能发现,各种类型的陶瓷器几乎都有人参与“押窑”玩法。

相对于其他釉色稳定的种类,建盏、钧瓷这类会产生窑变的器物在押窑时很受追捧,据业内人士称,这类陶瓷器物精品率只有20%左右。

如果说对建盏本身的喜好是刘畅“入手”的原因,好运带来的价值飞升和满足感,更让他欲罢不能,曾花599元‘押窑’拿到的成品,最终市场价能标到5000以上。

像他这样痴迷的玩家还不少,据东家APP透露,押窑的忠实粉丝主要是30-50岁的用户,有些铁粉年消费甚至达到百万以上。

俗话说人生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其实人生也像押窑,不千锤百炼、淬火重生,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收获“极品”。未知,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