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认为认识了“能人”,就开始求对方帮忙办各种事儿,还不停地花钱疏通关系。对于市民杜先生来说,他的一个个“愿望”,却成了骗子用来行骗的各种理由。直到发现对方的真实身份后,杜先生才知道,近半年的时间里他一直被人骗得团团转。

租房户是位“大领导”

杜先生家住鹿泉区,有两套住房,其中一套房子之前长租给了四十多岁的男子贾某。租住期间,贾某自称在河北省公安厅工作,还是公安厅副厅长。虽然从未见过贾某穿制服,但杜先生和家人也没有起过疑心。

2020年5月10日,贾某退租了,临走前许诺杜先生今后有事情需要帮忙可以随时找他。就此,杜先生自认为多了一个“能办事儿”的朋友。

一个月后,做业务的杜先生准备将欠他工程款的一个合作伙伴起诉到法院,因为不了解对方的详细信息,杜先生便找到贾某希望能帮忙调查一下。贾某听后当即称他能想办法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把工程款全部要回来。听到这样的话,杜先生马上表示钱要回来后一定会给贾某回扣,但贾某却婉拒了。

面对既愿意帮忙办事又不要报酬的“大领导”,杜先生很是开心。因此,当听到贾某主动说可以帮自己儿子办个军官证,这样出门办事比较方便的想法后,杜先生欣然同意。

6月4日两人见面后,杜先生提出给他的两个儿子各办理一个军官证,贾某都答应了下来。“办证需要一些费用,一个军官证6000元,入党200元,大概两个月就能办下来。”贾某说出要求后,杜先生想都没想就通过手机微信给对方转账20000元。

“贾厅长”是个假厅长

收到钱后的贾某,又与杜先生聊起了可以让他的大儿子上警校的事。对此,杜先生认为孩子能上警校是好事,立即点头同意。6月9日,贾某电话联系到杜先生称,只要拿出5000元费用就能让孩子上学。对此,杜先生又用手机微信给贾某转过去5000元。

随后的两个多月里,自称有着众多关系网的“贾厅长”先后以给杜先生及其亲戚朋友等人办理廉租房、消防证、买地盖房等理由,多次向杜先生索要各种费用,甚至还以杜先生的儿子已经顺利进入警校培训为由多次要钱。对于眼中的“能人”,杜先生和家人始终没有怀疑其身份的真假,悉数将所需要的费用分多次转账给了对方。

时间一转眼来到2020年年底,已经在贾某身上花了不少钱的杜先生发现,近半年来贾某承诺的事情没有一件落实,每次向对方催问情况,贾某都是找各种理由推脱。为此,杜先生开始私下打听贾某的身份,这才发现这个“贾厅长”根本不是警察,而是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打工者。意识到被骗的杜先生,立即选择到老家所在的藁城区公安部门报案。12月6日,这位多次向杜先生等人骗钱的“贾厅长”被藁城区公安局刑事拘留。

投机取巧心理不可取

今年1月11日,经藁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贾某在当天由藁城区公安局执行逮捕。经审理查明,2020年6月4日至当年8月17日,贾某冒充河北省公安厅副厅长,在取得杜先生信任后,以各种理由先后骗取杜先生10.32万元,同时骗取杜先生的朋友石先生、妹夫逯先生各1万元。

藁城区人民法院近日开庭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贾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应予以惩处。贾某当庭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同时,被告人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退赔被害人。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贾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责令贾某退赔被害人杜先生人民币10.32万元,退赔被害人石先生、逯先生人民币各1万元。

法官表示,杜先生面对并不了解的“贾厅长”,一度认为其熟人多、权力大、能办事,也因此掉进了骗子设计的圈套之中,进而让自己和家人及朋友纷纷上当受骗。如今,很多人存在利用走捷径达到目的的心理,但却不知道要先从可靠的正规渠道去了解相关信息,以至于没有通过正规途径办事的意识。因此,在生活中,大家不要总是抱有“天上能掉馅饼”“花钱就能办事”这种念头,要谨记将投机取巧作为办事准则不可取,否则在受骗后才会发现得不偿失。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