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的雨季来了,天空刚绽出一道光,杨瑞桃就坐上赵定宝的摩托车,身后的背篓码得高高的,装着华山松、云杉的树苗,还有镰刀、锄头等工具。奔驰在山路上……造林员,是杨瑞桃和赵定宝共同的职业,种树,是他们共同的工作,而为滇金丝猴修复约2000亩的廊道、为两个相邻的猴群搭建“一座鹊桥”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赵定保夫妇因给滇金丝猴搭鹊桥起而相识 陈文忠 摄
杨瑞桃和赵定宝,因“为猴子种树”产生了交集,并随着搭建绿色“鹊桥”的奇妙缘分相识、相恋。
跨越大山 因种树牵起两人的缘分
赵定宝住在诺邓镇天池村川子山的北边。小时候,家附近林海茫茫,哪怕是晴朗的天气,走进浩瀚的森林中也感觉天色渐暗,有些阴冷。自小就听家里老人提起滇金丝猴,但他从未和滇金丝猴打过照面。杨瑞桃则住在山的南边,丈夫因白血病去世后,她独自带着女儿生活,也从未见过滇金丝猴。
为了让相隔南北的滇金丝猴能够基因往来,2019年7月,“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上线支付宝“蚂蚁森林”绿色公益平台。受保护区的安排,赵定宝成为了保护区的造林员。杨瑞桃因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被安排到了栽种组。
云杉和滇金丝猴是二位的红娘 陈文忠 摄
相隔大山南北的两个人,同在川子山金丝猴生态廊道建设地里种植华山松和云杉。一天的忙碌结束,大家围坐在火塘前聊天,他们在工友们的撮合下相识了。
种出“鹊桥” 情愫在雨季里暗自生长
六月、七月,造林员们开始为种植进行前期准备,购买管护设备、铁丝网、搭建营地,用车把树苗陆续搬运上山……华山松和云杉都是滇金丝猴喜欢的树种,华山松生长在低海拔的位置,云杉则喜欢生长在高海拔的区域。为两个猴群造出一片属于他们的森林,就像是给滇金丝猴“种了一座鹊桥”,方便两个猴群融合交流,共同繁衍后代。
赵定保杨瑞桃夫妇正在与工友们闲聊 陈文忠 摄
8月下旬,赵定宝骑着摩托车前往营地。清晨6点多,天刚亮,大家就从营地出发。因为山路崎岖,从营地到种植地的这段距离,只能靠人背马驮的方式搬运树苗和工具,有时甚至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一直种植到中午12点,大家又结伴回营地吃中午饭,为了安全,雨季要早些收工,所以常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大家又上山去了。
“种树多是雨季,危险是常有的。”赵定宝说,骑摩托的时候,路面湿滑,下面的土层会松动,还要警惕着头顶随时会掉落的干树枝。除了路途上的危险,工作时也常有安全问题出现。他还记得,一次带小队去砍树桩围住小树苗,一直叮嘱队员要小心,但自己却疏忽了,不慎砍到了手,好在只是划破了一片皮,现在想起来他仍心有余悸。
因辛苦和危险,在一起种树的这段时间里,赵定保特别地照顾杨瑞桃,上山帮她背树,下山帮她背锄头,不需要多么浪漫的故事章节,那些平淡却又确幸的情愫,早已经在种树的雨季里暗自生长。
2020年3月22日,赵定保和杨瑞桃办理了结婚登记。从此,常可见杨瑞桃背着背篓,坐在赵定保摩托车后座上,一起循着山路去为猴子种树的画面了。
修复廊道 期待与滇金丝猴相见
今年7月,又是生态廊道里华山松、云杉种植的好季节。为了让妻子不那么辛苦,赵定保早早就找了站里申请,让杨桃瑞留在营地为大家伙做饭。但做完饭闲暇时,杨瑞桃常常跟着丈夫和造林员朋友们一起去种树。
据介绍,今年,蚂蚁森林在云龙的总任务有2163 亩,分为天池山片区、大草坝片区两个片区,两地距离10公里,每天种植人数230人左右,目前造林任务已全部完成。自从“云龙滇金丝猴廊道修复项目”上线支付宝“蚂蚁森林”后,来自保护区的护林员和当地少数民族村寨的居民通过宣传、座谈会的形式参与到了廊道修复项目中。以前,他们靠养殖羊、牦牛,种植庄稼或是售卖云南野生菌为生,现在,造林员一天有150元的工资,他们的收入比起之前增加了4000~5000元。
赵定保夫妇在前往种植地途中 陈文忠 摄
对于赵定宝来说,自小就知道森林里有滇金丝猴,但从未想过自己会参与到保护中来,看着廊道一天天被修复,自豪感也油然而生。而除了种树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他收获了一段美好的感情。“如果不是为滇金丝猴修复廊道,我们两人或许这辈子都不会认识。”他感慨地说。在他眼里,他们的感情就像种下的华山松、云杉一样,看起来平平无奇,却充满了满足和幸福。
在保护区里巡逻的时候,赵定宝看见落叶堆积成了松软的土地,树上长出了绿油油的苔藓,金丝猴爱吃的松萝遍布满地。他想,等到有一天,廊道里所有种下去的树长起来了,这片栖息地不仅可以成为滇金丝猴自在的家园,还可以为其他珍稀动植物提供庇护,给滇金丝猴带来一群小伙伴。
种树三年,赵定宝和杨瑞桃仍没见过滇金丝猴,但随着树木一天天茁壮生长,他们心里有了最美好的愿望。“滇金丝猴什么时候会来呀?”杨瑞桃常问赵定宝,而他每次都坚定地说,“放心吧,只要用心种树,它们一定会来。”
云南网记者 陈文忠 摄影报道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