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节期间,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三大视频平台纷纷取消超前点播,被众网吐槽多年,这一服务终于被关闭,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各平台会员用户的权益。而爱奇艺 CEO 龚宇解释取消超前点播的原因,是为了让会员用户满意。

尽管超前点播已经取消,但还是有很多视频网站会员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了侵犯,比如原本冲着“免广告”才充值的会员,却还得看广告。

部分视频平台在针对非会员用户,会在广告倒计时醒目位置提示“VIP可关闭此广告”“10元关闭此广告”“会员享广告特权”等。但充值视频会员后依然需要看各种广告,打开App弹广告、看个视频又有广告、视频结尾也是广告,有的视频中间都有广告,甚至按个暂停也能弹出广告。

用户不胜其扰。其中,芒果TV会员用户被广告困扰的情况尤为严重,这几日有关它的吐槽似乎呈现“集中轰炸”的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芒果TV会员用户控诉,在追剧或看综艺的过程中,只是不小心点了一下屏幕就会弹出广告或者跳转到其他APP上,有时候点击暂停也会弹出广告,小型弹窗广告关不掉,占屏较大的广告还轮播,完全成为一个“广告机器”。

日前,芒果TV2022年招商会开启,有网友调侃称,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向大家展示了如何花式插入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奇艺迷雾剧场花式插播广告同样被用户吐槽,比如去年热播的网剧《沉默的真相》中,网友称各类广告产品的出境率比主角还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家日常可能都会忽略的视频网站《会员协议》上,其实各家都默认对这类情况进行了说明。

有视频平台的《会员协议》声明称,“在使用VIP会员服务的过程中,仍将(可能)接触到以各种方式投放的商业性广告”,并列出多达12种将有的广告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贴片广告、开机广告、创意中插广告、跑马灯广告、片尾广告、植入广告、弹窗广告、暂停广告、原创大头贴、口播标板、前情提要广告、创可贴广告等。

那么,是不是只要在合同中有所声明,视频网站就能随意插播广告吗?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既然消费者花钱买了VIP服务,就应该按照承诺提供VIP服务,不能随意插播各种广告。”“会员协议中的规定,依据《消法》,属于加重消费者责任的不公平、不合理规定,也就是俗称的霸王条款,属无效条款,对消费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北京青年报报道,记者就此问题咨询腾讯视频后,得到的答复是“如果有部分影视剧无法跳过广告,那是由于部分版权方有特殊要求影片或电视剧提供的广告服务。若非片头广告,不在会员免广告特权范围哦,还请您见谅!”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园长盘和林表示,会员付费的目的就是去除广告,去除广告就应该包括所有类型的广告。但此事还不只是视频网站单独承担责任,部分版权的版权所有方,用低价授权影视IP,并在IP中嵌入广告,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IP价格折让,而这些植入最后还是要视频网站用户再次通过看广告的方式买单,实际上增加了用户收看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爱奇艺龚宇所说,平台方肯定是在意会员用户的,但多年来却解决降低用户体验的广告问题,这背后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老大难题——内容采购和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平台盈利难。

近年来,头部视频平台也尝试过多种方式来提升营收,比如超前点播、会员涨价、热门剧更多的广告植入、打包其他会员促销等等。

如今超前点播已成历史,会员提价则成为大势所趋。

去年底,爱奇艺宣布九年来的首次涨价;今年4月,腾讯视频对VIP会员价格进行调整,不同套餐价格均有所上涨。此外,芒果超媒今年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也表示,会员提价已成为趋势,今年会考虑在青春芒果节或春节期间进行提价。

除了成本困扰外,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就很难有显著增长也是视频平台面临的困局,而这样导致的一个弊端就是,平台可能抓着每一个机会“收割”付费用户。

在业内人士看来,长视频平台想要增加付费用户人数,首要解决的就是与现有付费用户之间的“关系危机”。从长远来看,虽然取消付费用户的所有广告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如果这一需求得不到解决,坚决不买会员的消费者就永远不可能加入到付费队伍;而已购买会员的消费者在感受到“被欺骗”后,也会选择退出付费队伍。

另外,对于非付费用户,平台也该建立服务意识,不刻意抬高非付费会员的观看门槛,用真诚服务用户,如此才能留住现有的用户,增加用户黏度。

同时能持续生产优质内容更是盈利的关键,面对短视频的冲击和水涨船高的内容成本,优质、创新的内容和更好的服务体验才是平台手中的利器。

(编辑:崔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