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仿制的萧后冠饰

修复成功的石胄(张天柱 摄)

修复成功的石铠甲(张天柱 摄)

10月20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主办的“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和“2021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评选活动揭晓,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承担的“扬州隋炀帝萧皇后墓出土冠饰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十佳”,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园K9801陪葬坑出土石质甲胄的保护修复”入选“优秀”。

  巧手复原 萧后冠饰风采重现

在“2021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评选中,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承担的“扬州隋炀帝萧皇后墓出土冠饰保护修复”项目成功入选。

2013年,隋炀帝墓与萧皇后墓在扬州西湖曹庄被发现,引起全国轰动。在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中,有一件保存比较完整的皇后礼冠,是目前考古发现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冠。萧后冠饰出土时,丝织品部分已腐烂。冠上的所有花柄残断,绝大多数花托破碎,所有花蕊严重风化,额托、博鬓及表面装饰材料均遭严重腐蚀和粉化,而且一些饰件间有粘连现象,给实验室清理与出土文物保护带来极大困难。

鉴于萧后冠饰的重要性、复杂性、脆弱性,现场条件无法满足全面清理及保护的需要,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特意委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对萧后冠饰进行保护修复。2014年,萧后冠饰“来到”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双方开展隋炀帝萧后冠饰实验室考古与研究。萧后冠饰的构件复杂程度、工艺精美程度远超想象,为此,在整个实验室考古与研究中,考古专家运用了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红外光谱、3D扫描等先进的检测分析方法,最终明确了萧后冠饰框架由两博鬓、呈十字交叉的2道梁和呈环带的3道箍组成,还包括12块水滴形饰、13棵花树,冠饰主要采用铜、金、玻璃、汉白玉、珍珠等10种材料制成,这为研究隋唐时期礼冠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实验室考古中,专家首次发现了南方地区隋唐时期的棉,为中国棉花的栽培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资料,还首次发现鎏金铜珠化工艺制品,也揭示了隋唐时期铜钗、钿花复杂的结构与工艺特征。

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专家们发现,萧后冠饰斑驳锈蚀,轻轻一碰就会酥脆脱落,几乎所有的花梗中间环节完全腐蚀,已经拿不起来。脆弱的凤冠,如果去掉里面填充的土层也就失去了支撑,常规的清土扶正冠体的方案并不可取,而且萧后冠饰上部叠压的花朵已经移位,两边的博鬓也脱离原位,并与框架锈死在一起。如果扶正冠体,却不纠正博鬓及花朵的位置,展示效果不佳。专家最终确定:萧后冠饰停止向深处清理。取代方案是,再制作一个仿制凤冠,以保证萧后冠饰的展示功能。仿制萧后冠饰,采取颇费力气的传统手法,冠体上的200多朵花都是手工敲出来的。花树摇曳,钿钗生辉。有了这件仿制品,能让观众更直观了解萧后冠饰的原貌。

  技艺高超 成功保护修复石质甲胄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园K9801陪葬坑出土石质甲胄的保护修复”,入选“2021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1998年8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陵考古队联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同对秦始皇帝陵园封土东南200米处内外城垣之间的“XLQK9801(简称K9801)”陪葬坑进行了试掘。在约70平方米的试掘方内,清理出上百领石甲和近50顶石胄。

由于该陪葬坑曾遭受火焚以及长期潮湿状态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青石甲片粉碎、叠压在一起,破损、变形、裂隙、层解现象都相当严重,有的甲片层解为大小几十片,因遭焚烧已改变原有的色泽;甲片主要病变有:表层泥土附着、有坚硬的钙质结构、裂隙、微生物侵蚀、绿锈等;原来串缀甲片的铜丝大部分已锈蚀、残断,无法起到串缀甲片的功能,整个领甲衣的破损情况非常复杂。这些给保护修复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随即文物保护人员开展了现场抢救性保护、脆弱文物提取,在制定修复方案时重点考虑以甲片的加固,甲片的叠压、错位、散乱的分层提取,分层提取后甲片的原位固定、整体稳定性,以及修复后甲片的复位和甲片之间的连接工艺分析作为修复工作的主要步骤。随后,文保人员开展了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珍贵文物提取方法、石质甲胄的修复及复原等多方面的保护工作,成功保护修复了两领石甲及一顶石胄。

“听得见摇旗呐喊,天摧地塌陷;看得见耀武扬威,披袍擐甲”。铠甲作为将士的防护性装备,在冷兵器时代充当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最大限度地保护将士的身体免遭敌方进攻性兵器的重创。从外形上看,石铠甲不但重量大,穿着笨重,制作所用的石片脆性大,容易在外力撞击下破碎。所以文物专家分析,石铠甲应该是作为一种象征性装备专门用于秦始皇陪葬。秦时真正的实用铠甲应为皮革制成,重量轻,柔软又坚韧。

本报记者 赵争耀

来源:三秦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