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把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对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广西科技部门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围绕全自治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主要工作,支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业和产业,积极解决民族地区就业,大力开发民族工业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加大民族地区的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项目实施力度,着力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促进广西各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科创工程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2017年设立50亿元的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聚焦重点领域、服务重大需求,在制糖、高端铝、汽车等13个产业领域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带动项目总投资178.8亿元,实现2700亿元的新增销售收入和150多亿元的税收。

2018年11月,广西启动“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实施132项重大专项项目,总投资超95亿元,自治区本级财政资助经费超13亿元,突破127项重大技术。目前,“创建100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已完成118项,“引育100个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已完成126项,“新增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新增1618家、总数达到2388家,“转化1000项重大科技成果”已完成1827项,“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的总体任务指标全面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共获得521个专利,开发出293个新产品,新增产值530亿元。全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55.52%,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南南铝高端铝合金产品助力载人航天,上汽通用五菱宝骏系列新能源汽车畅销全国,广西农科院粉垄耕作技术惠及全国26个省份,博世科和广西大学攻关的节能环保技术斩获2项国家科技大奖。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近年来,广西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和壮大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牛鼻子”,积极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的培育企业创新成长链,着力培育形成一批创新骨干企业,带动吸引上下游企业向各工业园区、高新区聚集发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十三五”以来,广西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及再倍增行动、瞪羚企业培育计划。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二五”末的641家增至2019年底的2388家,增速位居全国第七位;瞪羚企业实现从无到有,总数达到107家,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3家。2020年,广西高新技术企业获得1119件授权发明专利,营业总收入8306.1亿元,同比增长18%;营业收入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128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20.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提升,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支撑广西在新发展阶段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广西大力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购买科技成果奖补、研发加计扣除、税收减免、科技创新券等政策,强化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十三五”期间,广西累计下达财政奖补资金7.2亿元,惠及上千家企业,全自治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超过1.23万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瑶医瑶药创新小镇以瑶医瑶药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瑶药研发、中草药试剂提取、休闲保健品开发。目前,小镇共有20家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聚集8家瑶医药企业;建有县瑶医药研究所等研发机构,拥有公立二级甲等瑶医医院、创业创新服务平台、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桐木镇充分利用金秀丰富的瑶药野生特色资源,以及得天独厚的瑶医医院、企业、研究所等技术优势,加快推进聚集并高质量发展一批瑶医药科技企业。金秀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找准地方特色,明确发展路径,把良好的特色资源当作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紧密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和优势相结合,为民族区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科创载体引领农业持续发展

广西通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培育和扶持以生态农业为核心,以农产品加工、特色产品加工、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的各种发展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大力发挥实验区科技惠民、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的作用,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大健康、绿色高效农业生产等瓶颈问题。积极支持恭城瑶族自治县科技开发中心建设“恭城岩溶石漠化区低碳循环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机制与示范”,支持桂林恭城丰华园食品有限公司建设“恭城月柿质量控制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支持广西中医药大学与桂林恭城福龙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恭城油茶系列国际化健康产品开发研究”,支持“恭城县新三位一体高效生态循环农业集成技术应用示范”等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西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的科技引领、资源集聚、技术集成、创业服务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广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通过引导筹建自治区本级农业科技园区为抓手,培育国家级园区,为广西创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夯实园区基础。广西先后通过设立园区建设工作专项项目、组织专家现场咨询指导、召开培训工作会等多种形式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截至2020年年底,广西实现50%的地市获批建设或建成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自治区内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7家,重新提质认定广西港南农业科技园区等29家园区,初步建立了自主创新与消化引进相结合、产学研相配套、与主导产业相协调的开放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由科技部、原农业部等六部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同时也是广西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以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为抓手,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园区创建以来,建立了 芒果 参数 图片 )、蔬菜、香蕉、甘蔗、龙眼等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构建了市、县、乡、村、屯(户)五级联动的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和培训网络体系,建立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和“农家课堂”,培育发展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各类服务机构,为农村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科技服务,有效推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目前,园区已建立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南菜北运基地”、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糖料生产基地、中国“芒果之乡”等生产基地,形成了热带水果种植、种子种苗繁育、特色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及现代农业展示观光等特色农业产业。

“星创天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众创空间,是农村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旨在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运作方式,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聚集创新资源和创业要素,促进农村创新创业的低成本、专业化、便利化和信息化,激发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力,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20年启动实施“星创天地”提质建设工程以来,已重新认定74家广西“星创天地”企业,累计开展创新、创业培训7768人次,累计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等科技成果94项,培育孵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9家,服务带动907名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高素质农民等人员开展创新创业。目前,全自治区共有120家“星创天地”企业、约3.7万平方米创业服务场所、3.68万亩创业服务示范基地、103人的专家、导师服务团队、119人的日常技术服务团队。

科技帮扶助力脱贫与乡村振兴

2016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在科技扶贫方面,以“扶贫先扶智、科技促增收”为总目标,以“提能力、建队伍、送科技”为总思路,突出以面向和服务贫困县、贫困村的主要产业、主要领域、主要企业、主要基地园区等为重点,以解决科技问题和破解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为核心,瞄准科技需求,找准科技问题,抓好科技资源整合,强化“六个突出”,扎实做好全自治区科技精准扶贫工作。

2016年10月,广西制定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选聘工作方案》,每年集中选派约2900名科技特派员,组建一支能服务、愿服务的省(区)、市、县、乡镇四级联动的科技扶贫主力军,并按照“产业组团、县级组队、定点到村、统筹调度、组合服务”方式,实现科技服务覆盖全自治区5000多个贫困村和主要扶贫产业。2017年,广西列入全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科技服务贫困村全覆盖工作首批试点省份。到2020年,广西累计选聘贫困村科技特派员近1.5万人次,全自治区贫困村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现场技术服务28万天次,开展科技培训122.6万人次,形成了不同片区、不同产业的“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扶贫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五”期间,广西科技部门突出提升基层科技能力和贫困人口的科学素质以及科技增收能力,组织市县做好贫困村科技服务条件完善、电视科技培训、科技人才培训、科技下乡、科普宣传教育等工作,提升贫困村、贫困户的科技能力。全自治区累计支持约2000个贫困村建设完善科技服务设施,共为贫困村配备科技服务设施设备5700余台套,累计建设科技信息与科普宣传栏2860个共2.48万平方米,累计开展科技下乡2800多场次、实用技术培训51.7万人次。

“十三五”期间,围绕贫困县、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的科技需求以及民生科技需求,广西结合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开展创新创业与科技服务,结合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支持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家庭农林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等,在贫困村建立产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点、示范户),转化示范推广优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并通过协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广西科技部门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3+3”产业科技扶贫模式,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2019年10月,广西3名科技特派员、2个单位在全国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总结大会上获通报表扬。自治区科技厅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探索形成“科技+生态治理+产业发展”生态扶贫新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肯福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树立了中国科技扶贫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