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0月21日凌晨,有关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在海东市平安区活动轨迹发布后,让身处在这座小城的每一个人都绷紧了神经。
出于职业敏感和习惯,海东市两家主流媒体——海东日报社和海东广播电视台的采编人员立马行动,第一时间便整理收集相关资料,联系有关单位了解情况,并收拾好摄像机、照相机、无人机、录音笔等器材设备,以便为市民第一时间播报最新、最快、最准确的疫情防控信息,普及最实用的预防知识。
21日清晨,原本热闹的街上行人稀少,部分店铺没有开门营业,平安区县委家属院门口已经拉起了警戒带,不少住户正在小区院子里焦急地向工作人员询问情况。很多从凌晨就开始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为小区居民答疑解惑。两家新闻机构的记者也立刻投入到了紧张的采访拍摄中。
此后,在持续几天的抗疫报道中,两家新闻媒体工作者以疫情不退、我不后退的坚定意志坚持在一线采访,并用镜头定格了医务人员、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志愿者们抗疫的身影。他们看到源源不断的防疫物资和生活用品被送到石灰窑回族乡的村民手中;看到昔日热闹非凡的平安中心广场上临时设置的核酸采样点,市民井然有序地排队进行核酸检测;看到拉面店老板将热气腾腾的牛肉面送到正在值班的抗疫人员手上……大家心想,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坚守和奉献,才让我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了信心和力量。
平安区县委家属院是区司法局的“责任小区”。从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8名司法工作者就在小区值班值守,当起了人民群众的“警卫员”。在小区大门的疫情防控值班点上,记者问正在给小区居民送生活用品的白曲吉:“你们害怕吗?” “害怕肯定是有的,家人每天都在担心我。但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吧!”白曲吉说,坚守在前线的医护人员那么难都没有退缩,我们在后方更要保障好“最后一公里”的安全。大家一起努力,疫情就会早点儿结束。
在平安区全民健身中心增设的免费核酸检测点上,很多参与检测的医务人员和现场维持秩序的志愿者都是主动请战、逆向而行。口罩的掩盖,让记者看不清他们的面孔,但是记者们知道,他们都是这场疫情防控战中最美的逆行者。“我们采访对象都是普通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每一句都是最真实的个体情感流露;他们干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他们是真英雄。”电视台记者马骞说。
26日上午,石灰窑乡飘起了雪花,气温骤降,路上没有行人,车辆也寥寥无几。当天记者采访完政府为石灰窑乡村民配送生活物资准备回去时,一位值班民警看到我们的媒体车,庄重地向我们敬礼致意,那一秒那一刻记者感受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更多的是那些令人动容的画面。“我不是医护人员,不能救治生命。但我是记者,可以用文字和镜头见证人们抗击疫情的故事,正是有了他们的日夜坚守,我们才可以安心入眠。”报社记者尕桑才让说。
李文生是一名常年在外跑车拉货的老司机,许多困难事情都可以从容应对,但此次平安疫情让他产生了担忧。记者在采访李文生时了解到,为了不住酒店省点钱,李文生干脆住在车里,打算在此做短暂停留。可他不知道他还能坚持多久,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就在他快要陷入绝望的时候,有爱心市民为他免费送餐,政府也给他安排食宿,每天一日三餐都有专人配送。这让和李文生一样的30多名卡车司机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在平安区乐都路一家馍馍店门口,一位拿着几袋馒头的小伙子对记者说:“你们新闻记者真不容易,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个人防护。”寥寥数语却让记者倍感温暖。小伙子叫马荣,是平化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疫情发生后,便主动请缨成为社区防疫一线的志愿者,承担小区的生活必需品配送工作,缓解居民的紧张情绪,让他们吃下“定心丸”。
如果说在街头寒风中开展核酸采样工作的医务人员是冲锋陷阵的“白衣勇士”,那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就是“幕后英雄”。
27日一大早,记者多方联系,最终走进了海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里,记录了检测人员样本接收、核酸提取、上机检测、判断结果、结果报告等各项工作,记录了检测人员在21日至26日每天将近14个小时、近8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共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2322人的工作状态。
当记者问海东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玉娟累不累时,她笑了笑说:“不累是假的,但是眼下是疫情时期。疫散花开终有时,我们为的就是万无一失,保证每一份检测结果准确无误,累点、辛苦点算不得什么,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连日来的采访中,这样的感人瞬间还有很多……
一个个奋战的身影,都是最平凡的人。他们也害怕死亡,害怕失去自己的亲人朋友。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用“小家”的牺牲换取“大家”的安全,让记者在镜头背后感受到温暖。
抗“疫”还在继续,更多人还在默默守护和奉献。听,冬天的脚步正在临近,那么春天还会远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