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惟有一个真理:便是忠实于人生,并且热爱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付出一切去追求的东西,或是人或是理想。

但是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的过程中选择了放弃。因为追求总是看不见前路,只能一味地向前,在看不见结果的日子里,艰难地付出。

李庆龙就是一个这样为了追求和理想可以抛弃自己一切甚至生命的人,他也是中国最早的两名宇航员之一。

从小有个航天梦

1963年,李庆龙出生在安徽远定的一个贫困家庭中。家庭条件虽然不太好,但是他的父母对于他的出生充满了期盼,在他出生后更是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庆龙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从小就学习优异,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成为了很多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这个优秀的孩子从小心中就有一个要“飞上天”的梦想。

但是梦想的实现是需要资本的,对于李庆龙来说,他的资本就是能够考入一个好的大学,进入自己想要进入的相关专业,然后为自己的梦想积蓄能量。

一晃眼,十几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当时还是幼童的李庆龙也成为了一个怀揣着梦想的青年。1980年,他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转折点——高考。为了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他付出了自己的十二分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考结束后,18岁的李庆龙终于得到了一份来自拼尽全力后的馈赠,他如愿地考入了西安空军导弹学院,选择了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有关航天的专业,离自己的“飞天”理想又近了一步。

在大学期间,李庆龙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在业务时间参加了很多活动,成为了当时在学院中炙手可热的人物。四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198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在大学毕业

没有谁的成功是唾手可得的,总是要付出才会有收获。李庆龙几乎把自己的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追求梦想这一件事情上了,才能一步步地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不管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多难,离自己有多遥远,只要自己一心向着梦的方向前进,那么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在靠近梦想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弃升职机会,参加航天员选拔

离开了学校后,李庆龙正在迷茫着自己的下一步该往哪里走才能靠近自己的梦想,正好赶上国家开始招收一批本科的空军飞行员。打瞌睡时有人送来了枕头,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的他很快就报了名

李庆龙凭借着在大学的优秀成绩,被成功录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训练和残酷的淘汰制度,最后留下来的人寥寥无几

他也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培养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美的操作技巧,过硬的专业素质也让他在与死神的交锋中一次次取得了胜利。

就这样,李庆龙在空军这里度过了11年的时光,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成了一个稳重大气的军人。

伴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不断成长,职位也从一个新兵蛋子一步步升到了少校军衔的飞行技术检查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庆龙也算是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从事了关于“飞天”的工作。但是他总是有一丝丝的不甘心,总觉得还有更大的天地可以让他“飞翔”。

1994年,李庆龙在一处偶然的机会下尝试了一次滑翔伞,他觉得自己内心深处关于“飞天”的理想又一次被吸引出来。飞行总是充满了危险的,家人对于他的担心,也成为了他不能前进的原因之一。

1995年,国家开始举国召集能够成为航天员的好苗子。想要快速培养好一个航天员哪有那么容易,但是迫于形式的紧迫,国家必须快速培养出一批能够上天的航天员,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与航天关系最近的飞行员中选择佼佼者进行集体的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国家的紧急召令,李庆龙内心是纠结的,他知道这对于他来说是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好机会,但是他看着自己身边的老婆孩子陷入了艰难的选择中。

这么多年,家人对于自己的担心,自己是知道的,但是对于理想,他是不想放弃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后,李庆龙还是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去参加航天员的选拔。他知道如果继续留在军队中,那会迎来一个晋升飞行副团长的机会,也意味着一个更加安稳的生活。但是机会来之不易,已经33岁的他没有更多的时间白白浪费在选择上。

好在李庆龙的家人都是真正懂得他内心的人,都很理解他,虽然免不了为他忧心,但还是放手让他去参加了航天员的选拔。在亲人的眼中。他永远都是坚实可靠的顶梁柱,他们选择相信他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航天员选拔小组后,李庆龙让自己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接受关于航天员的各种训练方式。好在有了先前飞行的基础在,他很快就接受了航天员的各种训练,并且迅速上手。

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舍弃自己现在所拥有的,往往比一无所有的选择来的困难。李庆龙也是放弃了自己在飞行上的一切成就,有了从头开始的决心,才能做出放弃一切选择成为航天员的决定

这样的决定并不好做,毕竟世人都追求一个安稳的生活,太多人舍不得走出自己的安全区,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李庆龙是个天生勇敢的人。

前往俄罗斯,参加训练

在航天员选拔小组度过了一年的时光,李庆龙看着身边并肩作战的伙伴越来越少,心里对理想的渴望却越来越大。

作为航天选拔小组中成绩最突出的人之一,他和其他四人正式通过了选拔,成为了名义上的航天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当时的航天事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关于航天员的培训更是在摸索阶段,为了能够给李庆龙一行人进一步的系统训练,国家联系了俄罗斯,两国通过商议决定由中国派遣航天员到俄罗斯进行培训

但是培训并不是免费的,中国要未必付出不小的代价,所以名额只有两个。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考察,国家决定由李庆龙和吴杰前往俄罗斯,学习有关知识。

在经过8个月的俄语突袭训练后,李庆龙和吴杰踏上了前往俄罗斯的专机。1996年11月的一天,他们来到了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由克利穆克中将负责他们的一切训练事宜。

俄语还听不太懂的两个人,只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俄罗斯派来的俄语老师的身上,但是让李庆龙他们失望的是,老师根本听不懂汉语,两批人只能连比划带猜的交流,语言是个大事,两人只能靠自己一点点记忆,最终用三个月做到了交流自如的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专业课方面,李庆龙和吴杰更是遇见了更大的困难,他们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是必须要学完正常的四年的内容,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只能咬紧牙关,在俄罗斯的一年中没有一天是十二点之前睡的。

1997年,李庆龙完成了一个奇迹,他不仅学完了四年的知识,而且还攻克下了“太空行走”的难关,取得了“国际航天员”的荣誉证书。两人任务完成圆满回国。

是航天员也是教练员

为了能够不间断地培养出航天员,李庆龙回国后就成为了航天员的教练员,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自己航天员的身份,和普通队员一样进行着各种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经过多年的训练,中国拥有了14位合格的航天员可以执行飞天任务,但是名额有限,经过一番残酷的淘汰后,李庆龙没有了上天的机会。

毕竟年纪已经不小,不如年轻人精力好,但是李庆龙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依旧每天坚持着日常的训练,细心的为每一位航天员做好训练计划。

噩耗来的很是突然,春节期间,美国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无一幸免。在神舟五号即将发射之际听到这样的消息,航天中心很快就召集了所有人进行会议。

在会议上,李庆龙对于这件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说:“我热爱这项事业胜过我的生命,任何风险影响不了我的选择和信念。”他的话激励了在场所有人。神舟五号在280天后成功升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李庆龙为中国培养出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航天员,虽然直到2014年3月13日停航停训,他也没能真正地“飞天”,但是对于他来说国家的航天员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虽然心中是失落的,但是没关系,在自己的心中,他已经去过了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