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民的爱国热情越来越高涨,对近代一些战争的历史,也有了更多的兴趣,而且媒体也增多了关于此前战争知识的宣传,其中社会上也拍摄了更多有关战争题材的电影,如近日热播的电影《长津湖》。

该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主要讲述了长津湖战役的历史,虽然影片不能够完全展现事实,但也尽最大可能还原了历史真相,观众也了解到了此前抗美援朝的辛苦。

而影片也只是大概地讲述了那期间的内容,其中一些细节都没有涉及到如美军破解我军3套王牌战术一事,在影片中就没有明显的叙述,历史上为了应对此事,彭德怀曾紧急回国调来秘密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迂回切断,包围歼击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都远不如移民为首的联合国军,但最终还是我国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而这其中主要的是我方能够根据战争的变化,使用不同的策略来弥补后勤物资和武器装备上带来的劣势。

我方在长期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根据多次作战经验,也总结了三条王牌战术,其一便是“迂回切断,包围歼击”,这条战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试不爽。

此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方也使用了这一战术,在长津湖一战中,这一战术却没有发挥像此前那样的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津湖战役前负责与敌方对抗的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原本第九军团根据司令员的指示要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但在1950年11月27日,战争状况发生了变化,志愿军最终没有成功采取擅长的迂回切割,而被迫正面进攻。

美军的装备都是重火力和装甲部队,当时我方在人力上也与美方相比不占优势,因此最终我军在战场上也由主动攻势转为防御状态,也丧失了战斗的主动权。

而且“迂回切断,包围歼击”这一“猛虎掏心”战法也需要集中优势兵力进行速战速决,但第九兵团处于被动状态时完全没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此,志愿军擅长的这一战术,最终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途奔袭,终也失败

之后我方又派遣了26军前来援助,才帮助第九兵团摆脱了困境,在长津湖战役打响后,志愿军根据战争的变化,又选用了另一个擅长的战术“长途奔袭”,主要是利用志愿军吃苦耐劳优势来弥补装备上的不足,但这一战术在长津湖战役中也无法成功施展。

因为长津湖战役打响后,整个地区都受到美国空军的监视,我方部队在移动期间,也一直受到美国空军的袭击,而且那时为了避免美国空军轰炸我方的物资的卡车,而选择了人力和畜力拉运,但这样后勤物资供应速度非常慢,不能够及时为前方部队提供补给。

所以这一战法同样不适用于长津湖战役,因为在美方众多空军的监控下,中国人民志愿军26军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更不说要长距离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炸桥毁路,无法行通

第26军的长途奔袭战法失败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28军和第27军,决定采用炸桥毁路的方式,使能够用先进武器装备的美军的装备无法最大程度的运用到战场上,以降低美军先进武器带来的优势。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28军和第27军炸毁美军向南撤退的一个必经桥梁——水门桥。

我方成功炸毁水门桥后,美军的坦克汽车,最初确实没有再顺利前进,但第二天美军就开始派遣了大量的工事人员开始了维修工作,还拉来了提前做好的木框体结构,因此很快的修好了水门桥。

而后志愿军又第二次炸毁了水门桥,但这仿佛只是被美军提前意料到,因此美军工兵营在第二次修水门桥时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在一夜之间再次建立好了一座钢木结构的桥梁,顺利帮助次日美军的坦克战车过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军第二次修水门桥后,还专门派遣了一个坦克营守在水门桥附近,为的便是防止志愿军再次爆发水门桥。

当时志愿军使用的前两个战术都没有发挥大的效用,只剩下炸桥毁路这一个可以尽大可能弥补我方劣势的战术。

因此志愿军27军80师240团3营7连,不久后又接到了再次炸水门桥的任务,第三次炸水门桥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水门桥附近美军早已布置了坦克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那时志愿军27军80师240团3营7连说是抱着战死沙场的决心身负炸药,毅然决然地奔赴到水门桥附近,最终将水门桥的基座炸毁,我方也伤亡了不少。但之后美国工兵部队,在日本购置了重达2500磅的桥梁部件,到达了前线,又很快的修好了桥梁。

其实在美军修建桥梁期间,我军也曾与美军作战以进行破坏,但那期间伤亡惨重,之后我方综合考虑,也认为炸桥毁路这一战术已不适用于长津湖战役。

增补后勤,使用利器

那时我方不能通过一直擅长的战术,来弥补武器上装备上的劣势后,就开始考虑弥补武器上的劣势,在长津湖战役两个月后,彭老总向中央请求进行后勤保障的援助和新式武器的配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后勤物资我方是能够提供,但新式武器我方并没有研发出,之后还是从苏联争取到了一些重型火炮和新式冲锋枪。

其中有一款被命名为“喀秋莎”的 苏式火箭炮,威力格外强大,它一次齐射可发射口径为132毫米的火箭弹16发,同时射程长达8.5公里。

有了这一利器帮助,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很快全歼了一个北极熊团的美7师,而后这一武器也让美军闻风丧胆。之后这一武器,也促进了长津湖艰难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结:

综上可知,因为在长津湖战役前后,美军先后破解了我方三套王牌战术,使得我方本想要利用擅长的战术,弥补武器装备上劣势的计划破灭,无奈之下彭老总只能够向苏联求助,之后获得了秘密武器——名为喀秋莎”的苏式火箭炮。

我方是在这一利器的帮助下,才促进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这也让国家意识到了军事实力的重要性,因此,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国虽然实力不足,但也开始在苏联的帮助下了研发原子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历史我们知道长津湖战役仍然是非常惨烈的,因为那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虽然消灭了不少敌军,但自身也受损严重。

其实其中让人心痛的,不止是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更让人心疼的是一些因为后勤物资不足被饿死、被冻死在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如冰雕连,而这一点也在电影《长津湖》中展现,而众多观众也是看了这一画面,才再也忍不住流下感动的泪水。

这也让现今生活幸福的国人意识到了,没有此前志愿军的保家卫国,就没有现今幸福的生活,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应该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最可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