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双碳”目标如何达成?昨日,一场主题为“绿色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2021天府金融论坛在成都举行。金融精英、专家学者会聚蓉城,围绕金融支持实现“双碳”目标展开深度讨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深化跨省市排污权、水权、用能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合作”。在“双碳”目标下,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主动选择。

中国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张青松表示,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金融机构是我国经济金融重要的组成部分,必然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积极构建绿色金融的业务体系,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路径。

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估算,实现碳中和需要累计新增投资约138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每年GDP的2.5%。面对百万亿级的资金缺口,需要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创新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的占比。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诗圣杜甫留下的著名诗句。如今的成都,不时就可以在城区远眺雪山。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已成为成都的独特标识,而这也成为成都发展绿色金融的优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支持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开展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创新试点。

“在四川地区,绿色信贷的规模远高于全行的平均增速。”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行长湛东升指出,在四川地区,我们积极对接绿色发展领域的融资需求,到今年9月末,四川分行绿色信贷的余额为526亿元,比年初增长了75%。下一阶段,我们将把节能减排、治污增绿作为信贷支持美丽四川的重点,紧跟政策导向和省政府的规划,创新服务模式,并给予政策和资源保障,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四川绿色发展当中的作用。

本报记者 刘泰山